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陈柏楠教授 科学研究 详细

陈柏楠教授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经验研究

2021.09.29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变应性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任何器官与大小血管均可受累,其皮肤损害好发于下肢小腿和足踝部,皮损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自觉瘙痒或烧灼感,少数有疼痛感,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瘫痕。往往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不适,严重时还可导致内脏损害而造成多系统病变。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可反复发作。其组织病理学以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性改变为主。陈柏楠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变应性血管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对该病提出分期辨证论治的观点, 在运用中药治疗血管炎方面颇具特色,疗效显著。 
一、重视病机,分期辨证
    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全身各脏器、大中小血管会受累,且容易复发。究其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素体阳热偏盛,外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内蕴湿热,以致蕴热成毒,搏灼营血,络脉受损,气滞血瘀而发病。患病后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热毒壅盛,邪伏血分,脉络瘀滞。陈教授认为血管炎治疗宜分期辨证,按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分为三期:
1. 急性期为疾病早期或复发活动期,临床症状因其受累组织脏器的不同而 表现各异,血管炎变症候群如红斑、紫癜、丘疹、瘀斑、水疱、溃破糜烂等皮损呈急性进行性加重,甚至发生出血性水疱或坏死性皮炎,多见低热、无力、肌肉关节疼痛,或病变血管疼痛,或皮损、结节红热肿痛,或溃疡坏死。实验室检查可  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值升高,严重者可有贫血。此期病机是邪为患,营卫失和,以邪实为主。
2.迁延期即慢性期,病理变化呈慢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瘀和瘀热征象,血管炎变症候群趋向好转缓解。红斑、紫癜、丘疹、瘀斑、结节等未见新发,水疱、血疱逐渐吸收,渗液减少,皮损硬结暗红压痛,溃破创面组织色暗不鲜或结痴,溃疡、坏死局限稳定,周围组织硬肿。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舌质暗红,有瘀斑。此期病机是邪伏血分,脉络瘀滞,正气虚损,虚实夹杂。
3.稳定期亦即缓解恢复期,此期病变活动相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等恢复
正常。血管炎病变症候群大部分消退,病变处遗留结节、瘀斑或皮肤色素沉 着,或仅遗留症状而无明显体征。可见倦怠乏力,自汗或盗汗,形体消瘦等全 身症状。此期病机是毒邪清退,正气亏损,脉络瘀结,以正虚为主。
审视病机当辨明邪正虚实,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辨证应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既重视临床证候,也要参考化验检查结果,以便全面掌握病变程度和病情变化。
二、病证结合,分期治疗
    血管炎种类样,全身各脏器及大中小血管均可累及,临证时须先明确诊断,分 清病期,区别病位,辨别证候,然后审明病因病机,病证结合进行辨证论治。
1.急性期为热毒之邪郁于血分,致脉络损伤。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法。中药以板蓝根、忍冬藤、连翘、公英、玄参等清解热毒,配合丹皮、生地、赤芍 凉血活血,当归、川芍活血祛瘀。强调以祛邪解毒为要,重在抑制血管炎症,控制病情发展。
2.迁延期为热毒渐退,邪伏血分,瘀血阻络。治宜解毒活血、祛瘀通络为法。在应用解毒活血药物的基础上,重用桑枝、鸡血藤、牛膝、当归等加强活血通络 之效,以促进炎症消退稳定病情,改善组织瘀血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稳定期为邪退正亏,气虚血滞,脉络瘀结。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散结为主要 治法。瘀结者加夏枯草、皂刺、山甲、连翘等以活血散结,气虚型者重用黄芪、白术、桑寄生以益气扶正固本。此期重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质,促进侧支血管建立,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消除瘀斑、结节,预防病情复发。
三、注重整体,药随证变
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以热毒壅盛为主但并非单纯热毒一证,往往兼夹湿阻热郁之候,陈教授习用祛风湿药如羌活、独活、威灵仙、苍术、秦艽等。药理研 究证明,威灵仙水煎剂具有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独活 则能对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用,并显著抑制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皮肤迟发 型超敏反应。在治疗全过程应用大量黄芪,急性期黄芪与大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药配用,以防伤正;迁延期瘀血阻络,重用黄芪补气以行血,取其力专性走,“气行则血行”;稳定期久病失养,正气耗伤,重用黄芪以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取其温经行滞散瘀之功。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它不仅可使机体 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中恢复,而且可使处于免疫亢进状态的机体恢复正常,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病变累及肺部,临床见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等症状治疗时适当加入法半夏、桑白皮、瓜萎、苏子、桔梗等药物,以宣肺化痰止咳。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