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薛一涛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内经》学习心得

2019.12.01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心主血,血生脾”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等多篇中均有记载,是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理论来源的主要依据和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观念,既有普遍指导意义,更有实际应用价值。《难经》把五行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例如火生土,即心生睥,心为脾之母,或脾为心之子,心脾为母子关系。目前,西医学也开始认识到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之间有一定关系,但其内在的机理不明,如未能诠释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者有近30%有消化道溃疡 ,甚至出现恶病质。中医学认为,心不生脾,母病及子,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科学

性和前瞻性。有感于此,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心生血、血生脾”的生物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1 心脾母子关系,以血为用

心生血,血滋灌脾体,温运脾阳,激发脾气,助脾运化 。

11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心生血”,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灵枢 ·决气篇》),这里所谓的“变化”即是指心气的气化作用或心 阳的温

化作用。清 ·张志聪《侣山堂类辩》日:“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曰:“阳中之太阳心也,而生血却在此心”。总之,心生血,以血为体,血富含营气和津液,蕴藏心火,循环流注全身,亦循注于脾土。

12 脾为湿土,以升为健 ,全赖心血

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 “湿生土”,土得湿气,始可生化,脾得湿气,才可运化。王冰进一步明确指出:“湿气内蕴,土体乃全。湿则土生,干则为土死,死则庶类凋伤,生则万物滋荣,此湿气之化。”血富含营气和津液,溢润于脾土,脾有湿气,脾体得以保全,而脾能运化;②《素问·经脉别论》载有“脾气散精”,以上升为要 ,即脾气运动特点是上升,或日脾气主升,是脾胃功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血为心火赤化而成,内蕴藏君火,寓寄神明,“火曰炎上 ”(《尚书 ·洪范》),温煦脾阳,激发脾气,使脾运化。因此,心生脾,以血为用,血既为中介,又为脾功能正常发挥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西医、中医对比分析,我们知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在小肠,而心火下移小肠,助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临床上心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多属中医学心气、心阳亏虚证,生血失职,可见少气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等贫血貌。同时,因火不暖土,脾虚失运,出现纳呆、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中、晚期渐因心气、心阳亏虚而血脉瘀阻,血不养脾,出现面色晦暗、心胸憋闷,以及消化系统症状进 一步加重,如溃疡、出血 ,甚至出现恶病质等。

2 心脾母子关系,经脉、络脉维系

21  心脾母子,经脉相连

心经下连消化道,《灵枢·经脉》日:“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②脾经上连心系,《灵枢·经脉》亦日:

“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所以,心与脾经气互通。唐代杨上善《太素》日:“足太阴脉注心中,从心中循手少阴脉行也”。元·李东垣《医学发明》亦日:“脾经络于心”。值得说明的是:脾主肉,“连舌本,散舌下”,而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见舌是心脾相连的重要交通部位之一。

22 心脾母子,络脉相系

脾与胃相表里,同属土,以经别、别络相系,而胃之大络与心相通,如《素问·平

人气象论》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由于心主脉,即心火温煦,外合脉管,促进脉络生长和更新,促进血循和有效供血,故《灵枢·本神》有“心藏脉”、《素问·五脏生成篇》有“心之合脉也”之说,这是心脏主宰全身生命活动的组织结构基础,也就是“心生血,血生脾”结构基础,与西医学相比,如脏器心与胃迷走神经为同一支,极为吻合。古代病证名“真心痛”,病位或在心、或在()胃,从心与脾胃共调,奇效。

3 心脾母子关系,阳气是主导者

《内经》强调阴阳平和为要,同时更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夫阴阳之要,阳密乃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显然,阳气对生物体的形成及其功能表达起着主导作用,明·张介宾《类经附翼》说:“阳化气,阴成形。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强调“天之运,人之命,天之根本,总在太阳无两也”。提出了“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著名论点。心为火脏,为阳中之太阳,主持阳气;火气宣明,则脾胃纳运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唐宗海的《血证论》曰:“火者,心之所主”。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日:“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I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其阳气宣通,若Et丽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动,攻运化精微而生气血。”故脾胃之腐熟运化,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心阳起着重要作用,足以体现心是消化功能的激发者和主导者_3]。岭南名医何梦瑶《医碥》日:“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临床上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反”患者,从心论治,疗效更好。心为火,火者生命之源也,为人体一身阳气之大主,此火在心,其极清纯之部分,上化神明,其余部分则发挥温养运行之功,布于各藏。然而,历来人们重视讨论肾阳气的作用而忽略了心阳气的作用,这是值得深思的。有学者认为:人身的阳气根于先天,源出于肾,但是必定上至于心而后旺,所以有“肾为阳气之根,心为阳气之主”一说。此言心肾二脏在阳气中的不同作用。肾有真阳,为一身之阳气的根本,肾阳精粹,质纯量少,深藏于下,不能直接温养五脏六腑,必待肾阳上行于心之后。心得肾阳则化蓬勃之君火,乃能发布天下,温养一身,肾阳经心火的变化形式才能发露于外。故此,当人体阳气衰微时,上为虚逆,心脾阳虚,主要表现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反”病证;下为虚遗,肾脾阳虚,主要表现如完谷不化之“飧泄”病证,后者治疗当温补脾肾,若加温通心阳之品,可立奇功。

综上所述,心脾母子关系,心为母,脾为子,母子相生,火为主导,血为用,经络维系。即心阳温煦,助脾运化;赤化生血,血能生脾;外合脉管,经气互通。如此,如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君火发于心中,为阳中之火,其热下济,火能温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顿减”。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