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王新陆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血浊”与“治未病”

2020.04.28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论“血浊”与“治未病”
  王新陆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血浊不仅是各种现代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其病理变化,与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血浊是诸多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清化血浊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对疾病的预防以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治未病”是中医学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先进的预防医学理念。本文试就“血浊”与“治未病”的关系进行讨论,以探索清化血浊法在新的疾病谱系变化下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和作用。
1 “血浊”的内涵
“血浊”二字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有血液浑而不清之义。后世医家多有将“痰浊”、“湿浊”、“秽浊”、“浊毒”等并称者,对“血浊”的论述则较少,仅散见于某些古代医学文献。笔者在《脑血辨证》一书中将“血浊”的概念重新提出[1],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循脉而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血的异常在疾病发生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浊,《辞海》中释义有三[2]:一是浑浊,与“清”相对。《老子》:“浑兮其若浊。”《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二是混乱。《吕氏春秋·振乱》:“当今之世浊甚矣。”三是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即“毕宿”。这第三种含义当然与血浊的概念毫无牵涉,因此,血浊是血的浑浊或者混乱。浑浊是血的物质构成发生了变化,混乱是血的循行发生了紊乱。总的来说,血浊是指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换言之,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中滞留有害代谢产物以及循行障碍等等皆可称之为血浊。
2 血浊是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
2.1血浊是现代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
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渐退其次,而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成为现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这些致病因素均可作用于血,导致血浊的产生。
(1)精神因素与血浊:七情内伤乃人类身心病变的一种反映,导致七情内伤的原始病因则为精神因素,即生活压力、精神紧张、境遇人事等。精神因素致病的关键在于导致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各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均可导致血浊。《格致余论·涩脉论》曰:“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素问·调经论》也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之情志调畅,则百病不生;若忧思过度,嗜欲无穷,则气机不畅,郁而不行,浊气亦随之涩而不行,蓄积血中,(血)清化为浊,是为血浊。有研究表明,长期激怒可引起大鼠全血粘度呈高粘状态[3];对猫恐吓小鼠的“恐伤肾”模型研究发现,其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血浆中分子物质升高,巯基降低[4-5]。类似的研究还有许多,足以说明不良精神因素可直接导致血浊的产生。
(2)污染因素与血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大气中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多种有害物质;水源中含有铅、铬、锌、汞、砷、氢化物等多种有毒化学品;土壤中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另外,噪声、光电、磁场等也在污染着环境。《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可见,血的生成与肺亦有密切关系。《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者,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之谷气、自然界之清气相合而成。《灵枢·阴阳清浊》曰:“受气者清。”古之天气清净,少有污浊邪气,故曰受气者清;当今之世,污浊邪气横溢,受气者亦可浊。污浊之邪气,弥漫空中,随天之清气同入于肺中,或吸食烟草、鸦片等,致宗气浊而不清,“贯心脉”后,浊邪亦随而入血,沉积血中,是为血浊。人体处在环境污染之中,污染物质由呼吸、饮食、皮肤进入体内,随血液流行,如果这些侵害超出了我们机体的自清能力或者累积过多,必然会导致血浊的产生。有学者对8名健康育龄妇女的全血进行了检测[6],结果共检出34种有害有机物质,其中DBP、DI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多,而这些污染物质与她们所在城市的饮用水质量以及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的使用有关,由此可见,环境污染也可直接导致血浊的产生。
(3)不良生活习惯与血浊: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劳逸失度和饮食失宜。《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又说:“久卧伤气。”可见过劳过逸均可导致气机紊乱,继而导致血浊的产生。饮食失宜与血浊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灵枢·本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血是由水谷之精微所化生之营气,渗入脉道而成。若饮食不节,过饥则化源不足,血行缓慢;过饱则化痰生热,污浊血液;不洁则可直接导致血液污浊;偏嗜也可导致血液成分变化。或不慎进食败蔬馁肉,或食用被化肥、农药、催熟剂、防腐剂、激素、抗生素等污染之食物,或饮用被污染之水体,致使脾胃受伤,其清纯冲和之气被污,污浊之邪随营气入脉,于血液中沉积,富集日久,则为血浊。研究表明[7],过食咸肉制品,血液中Fe(OH)3过多;当人体长期处在过强体力劳动的状况下,静脉血中的HCI浓度增大。可见,不良生活习惯与血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4)其它致病因素与血浊:先天因素与血浊的产生有一定关系。《灵枢·天年》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格致余论·慈幼论》曰:“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浊则俱浊。《医林改错·论痘非胎毒》曰:“儿在母腹,始因一点真精凝结成胎,以后生长脏腑肢体,全赖母血而成,胞胎内血中浊气,降生后仍藏荣血之中”,是为血浊。人之生也,以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若父精或(和)母血浊而不清,则阴阳交媾之后,浊邪伏藏于胞胎,及胎儿降生以后,仍藏于胎儿荣血之中,此先天所禀之血浊。医药因素对血浊的产生也不容忽视。《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药物使用得当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倘若药物过期失效,或用量过大,或用期过久,或不当用而用之,皆可伤及人体正气,致使药浊沉积血中,是为血浊。
2.2血浊是现代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由上述可见,诸多现代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血浊的产生,影响血的濡养和化神的功能。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精微物质之一,其循行内而脏腑,外而肢节,无处不到。浊存于血中,亦随之而上,随之而下,随之而内,随之而外,致病极为广泛。如血浊失荣,污脑浊神,则致头脑昏沉,记忆衰退,精神涣散,思维迟钝;浊血污心,则致心悸胸痹,怔忡眩晕;浊血污肺,则致息微气弱,咳嗽痰喘;浊血污肝,则致烦躁易怒,胀痛积瘕;浊血污脾,则致胃胀呕逆,纳呆泄泻;浊血污肾,则致阳痿遗泄,耳鸣头空;污浊凝涩关节,则致关节僵直,疼痛不适;血中积浊,则致血脂高粘,流变失常;污浊停着皮肤,则致面色晦滞,易生斑点;浊血凝涩,久则化生痰瘀毒,四者胶结,生积生瘕,或为癌肿;等等。
不仅如此,血浊还将导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相兼为病,加重病情。痰,是体内外各种因素,致人体津液循行失常停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血浊日久可以阻滞津液的正常循行,使津液停聚生痰;痰邪又可加重浊邪的沉积,并可酿生浊邪,加重血浊。血瘀,是体内外各种因素,致人体血液流行不畅,或不行的一种病理状态或产物。《灵枢·阴阳清浊》曰:“浊者其气涩。”血浊可致气涩,气涩则血涩,血涩则血瘀。血瘀亦可加重浊邪沉积,淤滞过久又可酿生浊邪,加重血浊。毒,是多种因素所致之病理产物,其性烈而善变,易化热耗伤阴津,壅腐气血。血浊致病和缓,常伤人体之正气于无形。血浊日久,可化生毒邪;毒邪又可加重血浊。血浊、痰、瘀、毒,四者常相兼为病,相互增益,致使疾病复杂,交织杂糅,缠绵难愈。
综上所述,现代疾病的主要病因为精神因素、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等,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浊的产生,血浊既成,必将导致血液的濡养、化神功能失常,并进一步加剧气机失常,且可与痰、瘀、毒胶结相兼,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血浊不仅是各种现代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其病理变化,所以说血浊是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
3清化血浊法在“治未病”中的意义和应用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知,血浊是诸多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因此,清化血浊对现代疾病的防治有非常重要意义,此乃治本之法,且有利于其他病理因素的祛除,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灵枢·逆顺肥瘦》曰:“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 可见,浊之在血脉,尤污物之在江河。欲去江河之污物者,必疏通河道;欲除血中之浊者,须采用清化通利之法,浊去则经脉通畅。血浊日久,可损伤人体正气,并能化生痰浊、瘀血、热毒等,故可加扶正、化痰、活血、解毒之品。血浊的基本治疗方剂可选化浊行血汤(路路通、虎杖、荷叶、焦山楂、决明子、赤芍、酒军、何首乌、制水蛭)加减。方中荷叶味苦、涩,平,入脾、胃经,能升阳利湿,清阳得升则浊阴自降,湿邪得利则血浊可清;焦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能入血分而活血散瘀消积,多用于血浊兼瘀者;决明子味甘、苦,微寒,入肝、肾、大肠经,能清肝明目降脂,通便祛浊。三药平和,化血浊,活血瘀,用为君药。制水蛭破血逐瘀;酒大黄入血,降压清脂,活血祛浊;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三药同用,增强化浊活血之功,用为臣药。路路通味苦,性平,功能通络利水除湿,能通行十二经穴;虎杖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功能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二药通经脉,利湿浊,以助君臣之药而为佐。何首乌甘、苦、涩,功能补血益髓,滋补肝肾,使化浊行血之中而有补血之能,生用并能通便祛浊消脂。诸药相伍,共收化浊行血,除湿解毒之效。若血稠粘滞,则加丹参、泽兰等;若肾虚则加熟地、肉苁蓉、桑寄生等;若脾虚则加党参、白术等;若气虚则加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等;兼痰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等;若偏于血瘀,则加桃仁、红花、川芎等;毒邪较重则加板蓝根、半枝连、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湿邪较重则加泽泻、猪苓等;余则依据兼见何症,灵活加减。笔者曾撰文论述血浊证的辨证治疗、血浊与脑病的关系、清化血浊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等[8-10],请参阅相关文献,此不赘述。
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与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许多现代疾病,诸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痛风等等,均具有血浊证的特征。清化血浊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意义。以上讨论了血浊与现代疾病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现代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有助于深人研究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寻求防治现代疾病的新途径,为探求更有效的方药开拓思路,从而提高临床防治现代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 脑血辨证.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2-99.
[2] 夏征农,罗竹风,马飞海等. 辞海.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24.
[3] 严灿.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中医杂志,1997,38(4):236-238.
[4] 王米渠.“恐伤肾”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4-35.
[5] 冯雪梅. 中医“恐伤肾”模型血浆中分子物质与巯基含量的变化.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3):46-47.
[6] 刘慧杰,舒为群,张学奎等. 育龄期妇女体内有机污染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28-230.
[7] 寿建祥.中国生物信息—数字化论坛. 从自然科学论人体物质(癌物)转化. 2005-3-12.
[8]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 山东中医杂志,2006,(9)
[9] 王新陆.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10] 王新陆. 化浊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