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隗继武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心病从脾胃论治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胸痹最早由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乃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则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法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9个方剂,其中“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论述可谓开辟了从脾胃论治胸痹之先河。胸痹虽病位在心,但整个病变过程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灵枢·经脉篇》说:“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之宗气也”的描述。
隗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胸痹分为心脾两虚、湿热内阻、痰浊内阻、中气不足、气阴亏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胆胃不和、痰瘀互结9大证型,在治疗上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始终不忘从调理脾胃入手。现将隗老从脾胃论治胸痹的学术特点总结如下:
1调理脾胃以斡旋气机
 
2调理脾胃以化痰祛湿宣痹 
脾主运化,一则脾气散精,能“灌溉四旁”;二则“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若是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聚湿生痰。痰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极易阻遏气机,损伤脾阳,害人最广。化湿法,隗老首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若湿阻上焦者,用开提肺气,佐淡渗通膀肤,是启上闸,开支河,导水热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其用药总以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加风药,苦酸腻浊,在所不用”,论述精当,符合临床实际。隗老同时指出临证中,还应辨明湿与热孰多孰少、抑或相等,始能立法处方遣药,提高疗效。
3调理脾胃以助气血之源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纳运相得,才能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气。饮食入胃,经过胃之受纳和腐熟,靠脾的磨谷消食作用,将水谷化生为水谷精微,并靠脾之转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由肺注入心脉,通过经脉布散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明医杂著》:“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也”。所以《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说:“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4调理脾胃以宁心安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内经》中认为神的产生是由“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可见神的产生与五脏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神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实是各脏腑组织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脏都参与了神志活动。脾胃是人体神志活动的整体系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脾“在志为思”,“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为“谏议之官”。《素问·八正神明论》中云:“血气者,人之神”,可见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脾胃位居中央,贯通上下,泽溉四旁,是生命活动的“枢轴”,五脏气机协调通畅,升降出入正常,人体则健康。反之,则出现病症。脾胃功能健全是心肾交通的重要条件,脾气健运,方能使心肾相交,以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胃不和则卧不安”正是最典型的代表,可见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气机升降有序,才能保持脏腑活动正常,神志活动处于平衡状态。隗老多用归脾汤或养心汤合酸枣仁汤等化裁,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茯苓、茯神、白术、当归、白芍、柏子仁、炒枣仁、五味子、沙参、麦冬、远志、石菖蒲、法半夏等。其用药特点是健脾胃而不壅滞,补心血而不滋腻,用药量少而药性平和,通过健运脾胃、调养气血而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
5调理脾胃以安五脏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