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姜兆俊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外科古论重点浅释及选读

2015.03.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中医外科学是我们祖先在与外科疾病的斗争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积累和发展形成的独立学科。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丰富的诊治外科疾病的经验。今将中医外科基础理论临床经验,分述如下。
一.《内经》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著成了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内经》。该书不仅有外科专篇论述和20种病名的记载,而且对痈、疽、疔、痔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已有相当高水平的认识,是中医外科学最早的理论基础。
(一)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注释]
1.《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2.《外科启玄》:“诸痛痒疮,皆属心火”。
    3.《外科证治全生集》:“痈疽二毒,由于心生,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滞而发毒”。
    4.《医宗全鑑•外科心法要诀》:“痈疽原是火毒生”。
    [按语]
    因“心主血脉”,血的运行有赖于心的推动。心在五行属火,故有心的代称。火为五行之一,主血脉,心火亢盛则血热。火性炎上,来势急暴。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两者蕴结则出现热毒、火毒证侯。外感六淫,五气过极均能化热生火;情志内伤,五志过极也能化生火毒。所以火热之毒是疮疡阳证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清热解毒法是其常用治法。痛是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则不通作痛,而形成痈肿。痒是风邪外侵肌表,或血虚生风,致营卫受阻而痒,故“无风不作痒”。
(二)原文:《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注释]
    1.《类经》:“高梁即膏粱,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过,蓄而为热,其变多生大丁”。
    2.丁,即“疔”,为广义病名,包括多种疮疡阳证。
    3.“受如持虚”:如持空虚之器以受物,持虚则受邪的意思。
    [按语]
    以上经文论述疮疡阳证,多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品,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气血不和,复感外邪,易发疔、疖、痈等。
(三)原文
    1.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2.《灵枢•痈疽篇》:“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气血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3.《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注释]
1.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从为顺从之意。营行脉肿,邪气陷脉,则营气不从,故逆于肉理,而痈肿生。
    2.血泣:与涩通,血壅滞不行之意。
    3.上之皮夭:《类经》注:“夭以色言,黑暗不泽也,此即皮色之状,可以辨其浅深矣”。
    4.上如牛领之皮:领颈项也。牛领之皮,喻其厚也。
    5.脱痈:《太素》、《甲乙》、《鬼遗方》论作“脱疽”。
    6.不衰,急斩之:《类经》注云:“若无衰退之状,则急当斩去其趾,庶得保生,否则毒气连脉,必至死矣”。
    [按语]
    以上(1、2)经文说明疮疡是因邪气侵入机体,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形成,此为疮疡发生的重要病机。若未及时恰当治疗,则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若及时切开引流或透脓溃破,脓液外泻,则可治愈。否则可蚀骨烂筋或毒入脏腑而成危证。经文3是施行手术治疗脱痈(脱疽)的最早记载。
(四)汗之则疮已与疮家不可发汗
    [原文]《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汗之则疮已”。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81条》曰:“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注释]
1.疮已:邪毒从汗而解,毒消肿散。
    2.《外科启玄•明疮疡汗下和大要三法论》曰:“言疮之邪从外而入,脉必浮数而实。在表故当汗之。邪从汗出,毒自消散”。
    3.疮家:指久患疮疡者。
    4.发汗则痉:久患疮疡者,气血已伤,虽有表症,不可发汗。误用汗法,则阴液受伤更甚,筋脉失其濡养,必发生筋脉强直,肢体拘挛抽搐痉症。
    [按语]
  “汗之则疮已”是指疮疡初起七日之内,内未成脓,患者正气未虚而发热恶寒,脉浮数或浮紧者,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所致。通过发汗解表的药物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去邪,以达邪毒从汗而解。《医宗金鉴•虚实治法歌》曰:“若脉紧,发热恶寒,偏身拘紧无汗者,宜用表散之药”。《医宗金鉴•内消治法歌》曰:“汗之则疮已,故曰内消表散有奇功也,惟脉证具实者斯可用之”。因此临症时在辨别寒热虚实,分别采用辛凉解表发汗法或辛温解表发汗法。前者宜用银翘散、蟾酥丸。后者宜用荆防败毒散、万灵丹。如疮疡初起,发热恶寒,红肿热痛,脉浮数,舌苔黄者,宜用辛凉解表发汗法治疗;如疮疡初起,恶寒发热,肿痛酸楚,疮疡皮色正常,脉浮紧,舌苔白者,宜用辛温解表发汗法治疗。总之,解表发汗法,适用于疮疡初起,风邪在表,未郁而化热。但由于疮疡以热、火邪致病者多见,在用此法时,适当配合清热解毒药为宜。《伤寒论》曰:“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其意指久患疮疡,气血已虚,妄用汗法,阴液受伤,筋脉失其濡养而发生痉挛。如疮疡初起脉证具虚兼有表证者,可用扶正发汗法。以上所言,一为疮家得汗则疮已,一为疮家得汗则痉,两者是从体质虚实、发病阶段有无表证而主张发汗和禁汗。
二.《外科理例•前序》:治外必本于内
    [原文]“然外科必本诸内,知乎内,以求乎其外,其如视诸掌乎……有诸中,然后诸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注释]
    1.其如视诸掌乎:如同看手掌一样的清楚。
    2.有诸中:指内在的脏腑。
    3.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即舍本求末的意思。
    [按语]根据人体“内外统一”的理论,遵循整体辩证观念,采用局部辨证与全身辩证相结合,追究其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若仅凭局部症状而不结合全身症状辨证,则难以取得治疗效果。
三.《外科证治全生集凡例》: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原文]“余家之法,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即流注、瘰疬、恶核,倘有溃者,仍不敢托,托则溃者难敛,增出者又如何耶,故以消为贵也”。
    [注释]
1.以消为贵:《外科大成•内消内托法》说:“消者,灭也。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剂……使气血各得其常,则可内消也。“贵”为宝贵之意。
    2.以托为畏:《外科启玄》说:“托者起也、上也”。所谓“起也”、“上也”就是托毒外出。“畏”者怕也。
    [按语]
    “以消为贵”是指疮疡初期,针对不同的病因选用不同性质消散祛邪的药物,以清其内而绝其源,使尚未化脓的疮疡得到消散,是一切疮疡初起治疗的总则。故“以消为贵”,“以托为畏”是说明疮疡等到脓成再用托法也不如早用消法,故说:“即流注……倘有溃者……故以消为贵”。这是作者过分强调应用消法的重要性,而未认识到疮疡中期应用托法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纠正了当时一般擅用刀针之弊,这一学说的产生,可能受到清初陈远功外科秘录的学术思想影响有关。而本法得到后来外科界的重视,与他创立的阳和汤、西黄丸、醒消丸、小金丹等疗效是分不开的。
四.《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
 [原文]“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外因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共七情,饮食起居不内外,负挑跌扑损身形,膏粱之变营卫过,藜藿之亏气血穷。疽由筋骨阴分发,肉脉阳分发曰痈,疡起皮里肉之外,疮发皮肤疖通名。阳盛焮肿赤痛易,阴盛色黯陷不痛,半阴半阳不高肿,微痛微焮不甚红。五善为顺七恶逆,见三见四死生明。临证色脉须详察,取法温凉补汗攻。善治伤寒杂证易,能疗痈疽肿毒精”。
【注】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曰痈疽原是火毒生也。痈疽皆因荣卫不足,气血凝结,经络阻隔而生。故曰经络阻隔气血凝也。其因有三∶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也。外因者,由于春之风、夏之热暑、长夏之湿、秋之燥、冬之寒也。当其时而至,则为正气;非其时而至,或过盛,则为淫邪。凡此六淫为病,皆属外因。亦有因于八风相感,如冬至日,正北大刚风;立春日,东北凶风;春分日,正东婴儿风;立夏日,东南弱风;夏至日,正南大弱风;立秋日,西南谋风;秋分日,正西刚风;立冬日,西北折风。应时而至,主生养万物;不应时而至,主杀害万物。若人感爱,内生重病,外生痈肿。凡此八风为病,亦属外因。故曰外因六淫八风感也,内因者,起于耳听淫声,眼观邪色,鼻闻过臭,舌贪滋味,心思过度,意念妄生,损人神气,凡此六欲为病,皆属内因。又有喜过伤心,怒过伤肝,思过伤脾,悲过伤肺,恐过伤肾,忧久则气结,卒惊则气缩。凡此七情为病,亦属内因。故曰内因六欲共七情也。不内外因者,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慎。过饮醇酒,则生火消灼阴液;过饮茶水,则生湿停饮;过食五辛,则损气血;伤饥失饱,则伤脾胃,凡此皆饮食之致病也。昼日过劳,挑轻负重,跌扑闪坠等类,损其身形;夜不静息,强力入房,劳伤精气,凡此皆起居之致病也。其起于膏粱厚味者,多令人荣卫不从,火毒内结;起于藜藿薄食者,多令人胃气不充,气血亏少,凡此亦属不内外因也。人之身体,计有五层∶皮、脉、肉、筋、骨也。发于筋骨间者,名疽,属阴;发于肉脉之间者,名痈,属阳;发于皮里肉外者,名曰疡毒;只发于皮肤之上者,名曰疮疖。凡痈疽阳盛者,初起焮肿,色赤疼痛,则易溃易敛,顺而易治,以其为阳证也。阴盛者,初起色黯不红,塌陷不肿,木硬不疼,则难溃难敛,逆而难治,以其为阴证也。半阴半阳者,漫肿不高,微痛不甚,微焮不热,色不甚红,此证属险。若能随证施治,不失其宜,则转险为顺,否则逆矣。
五善者,五善之证也,诸疮见之为顺,则易治。七恶者,七恶之证也,诸疮见之为逆,则难治。凡患痈疽者,五善为顺,七恶为逆。见三善者则必生,见四恶者,则必死也。医者于临证之时,须详察色脉,宜温者温之,宜凉者凉之,宜补者补之,宜汗者汗之,宜攻者攻之,庶有济也。然外证痈疽,犹如内证伤寒,善治伤寒,则杂病无不易治;能疗痈疽,则诸疮无不精妙。盖以能辨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也。
五.《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脉分主歌
    [原文]“上焦候寸下焦尺,中焦之候属两关,包络与心左寸应,胆与肝家在左关,膀胱小肠肾左尺,胸中及肺右寸间,胃与脾脉右关取,大肠并肾右尺班”。
【注】两寸之脉,主候上焦胸中;两关之脉,主候中焦膈中;两尺之脉,主候下焦腹中。左寸之脉,浮候包络,沉以候心;左关之脉,浮以候胆,沉以候肝;左尺之脉,浮候膀胱、小肠,沉以候肾;右寸之脉,浮候胸中,沉以候肺;右关之脉,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右尺之脉,浮候大肠,沉亦候肾。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
六. 《外科真诠》:治疮疡要诀
[原文]“凡治初起之毒,顺手医去,便易见效。如毒患已久及被人医得反复者,必须究其初起何因,及一向所服何药?且何药见效,何药不见效,仔细问明,看清阴阳,兼诊脉之虚实,方好用药”。
   “凡治毒,必须按经加引经药,方能奏效”。
   “正气盛者,消毒为主,正气虚者,扶正为主,消毒佐之”。
   “上身之毒,当归、川芎常用,脚下之毒,用当归不用川芎”。
   “足下之毒,十有八九,初起以湿热论,久后以气虚论”。
   “发背不宜用白术。上身之毒,总不宜用白术,恐燥肾闭气,排脓作痛。脐以下可用,并可重用”。
   “委中毒不可用黄芪,用则足不能伸”。
   “伤寒时毒,不可用芪、术”。
   “开口之毒,不宜用皂刺,恐其翻口”。
   “阳毒初起,通用加减消毒散。冬天有外感,加前胡、防风、苏叶、夏天有暑气,加香茹、扁豆”。
   “阴毒初起血虚者,通用阳和汤。此方不必加减,惟初起略加银花。或贫士无力买好玉桂,换用当归二钱亦可。气虚者通用加味四妙汤”。
   “通经络用山甲”。
   “清热解毒用元参、赤芍、银花、甘草。
   “消阳毒坚肿用蒲公英,此乃阳明经主药,阳明之毒有坚肿者,可以重用”。
   “消阴毒坚肿用续断”。
   “散寒湿用防风、前胡”。
   “头脑上引经药用蒿本,手上用桂枝,胸前口上用桔梗,腰上用杜仲,脚上用牛膝,耳内用菖蒲,耳后用柴胡、夏枯,鼻孔用辛夷、桔梗,颧骨用公英,唇口用山栀、白果。颈背侧膀胱经用羌活,乳房用公英,有儿吃乳者宜加漏芦以通乳窍,或山甲亦可。腰眼用独活”。
   “湿热毒不宜用丹,脚上初起忌用轻粉并升丹,火毒不宜用丹,对口忌用丹,下疳初起忌用丹,颧口疽忌用丹,龟蛇初开口不宜用丹。鱼口是空处不宜用降,脑项上不宜用追毒散,腹上不宜用降,恐其伤膜”。
   “脚上湿热毒不宜用膏药,贴用则热气闭塞,从内横走四边起吻,久后则可用”。
   “乳房不宜用针,恐其伤络”。
   “毒气未清,不宜用生肌散”。
   “面上不宜用生肌散,耳后不可上药线”。
   “发背阳毒易治,阴毒居多。初起连服阳和汤数贴,自可消散,即或不消,亦易溃脓而收功也。万不可服真人活命饮,此方多剥削脾胃。凡患阴背发者,多由肾气亏损,盖先天既坏,复用连翘、花粉,剥削脾肾,安得不死”。
   “凡毒肉满毒尽,久不收口而色白者,多是肌肉寒冷,用姜炭、玉桂末掺之方能收口”。
   “凡毒鲜红者多痛”。
   “凡毒不可单用水洗,必须煎药,恐其伤湿”。 
   “凡服大黄,小便必红而浊,须向病家说清,恐其惊惶”。
   “麻黄、荆芥,祛风散热,大头瘟症,可用此煎水冲”。
   “人中黄、大头瘟要药”。
   “气闭作痛者用追毒散,脓闭作痛者,用冰翠散”。
   “上牙属肾,下牙属大肠,肉牙亦然。交牙亦属胃,上腭属脾,舌下属心”。
   “疮口久后变黑无脓,乃气血大败之候,不治”。
   “阴毒误事,多因妄用降丹点头。盖阴毒初起,宜温经通络,以图内消。日久宜用补剂托里,使其转阳溃脓,不可妄行点降开刀。气薄者不宜重用银花,恐其伤气发汗”。
  “凡遇毒头在上者,未出之时,先用降丹点于垂正处,向下顺出,方不至成倒胎,脓难尽出”。
  “服凉药而呃逆者,脾胃败也”。
  “服暖药而呃逆者,火毒攻也。暖药中用荆芥必须炒黑,取其和腠理之血”。
  “凡患毒最忌热食、火酒,犯之则红肿焮痛”。
  “银花不可洗毒,洗则变烂”。
  “腿、牙、头患毒,彻骨痛者以肾经为主;牵柱痛者以肝经为主;漫肿者,以脾经为主。又有咬骨疽,生鱼口下些,此症疼痛彻骨。凡欲追散毒气,不论阴阳,服药内必须加山甲、皂刺”。
  “解降丹毒,用蚱行同冰片捣烂敷,并能解诸火毒”。
  “葱捣蜜,乃相反之药,头颈上不宜用,别处寒毒可敷”。
  “肺痈服白及,须晒干研末,俟药水略温,再放下搅匀即服,不可久停,恐粘成膏”。
  “无论各处疮毒,有黄脓痂者,皆是有痒之症,或用消毒散刷”。
  “凡毒无论已溃未溃,忽咬牙寒战,系气虚不能胜毒,毒陷攻里之兆;或溃后脓水忽多忽少,疮口如蟹吐沫者,系内膜已透,俱为逆症”。
  “初起疮口变黑者,或上坏升丹,或遇用黄丹,常有此弊”。
  “疮口如猪肝色者,多是过用黄丹所致”。
  “出桐油水者,气血大虚,宜参归鹿茸汤补之”。
  “疮口深而有肿硬流桐油水者,必有管。久毒口细而深,无肿硬,流桐油水者必是漏”。
  “浮皮烂流桐油水者,是湿气”。
  “坚肿出南瓜水,结成珠者,亦是湿气”。
  “久毒疮头流血,乃肝气将败之候,宜重剂补药,加五味子收之。阳毒通用凉药,则变为半阴半阳,但比纯阴毒更易轻身,培补正气,即转为阳”。
   “天庭中心虽属督脉,但此处又是离宫,用药必须带住心经”。
   “人中患毒以阳明为主。鼻梁内外以肺为主”。
   “玉茎属肝,马口属小肠,囊属肝,子属肾,子之系属肝”。
   “凡毒生空处,最易生管成漏。凡寒症,先酸息而后红肿,湿热毒,红肿坚紧,按之有纳,纯湿者皮色不变。气虚者,不红紫不作紧,按之有纳,补中益气汤主之。腿上患毒,贫苦者多是风湿,富者多有肝肾虚,但风湿之症,多有寒热作体。三阴经患毒,虽是阳症,仍宜调理血分”。
   “口内有白色,用硼砂末搽之;口内腐烂,亦见白色,宜用柳花散搽之”。
   “冬天亦有暑毒,晕红作烧,如暑天一样,不会作寒”。
   “口内生疔,仍有痒有头,起得暴。治法先针疔头,用降丹点之,俟脓头钳去,用柳花散收功”。
   “凡毒麻木,有湿闭、血闭、气虚之分;重坠有纳者是气虚,手足初起者多湿闭,血热者多作痛,血虚者下午更甚,亦有纳”。
   “伤寒狐惑,嘴唇腐烂,不论虫之食脏食肛,小儿总以泻积热为主。如胡连、臭夷、谷虫、芦荟等药,皆可酌用”。
   “用太极黑铅膏,须避灯火。敷之,更验”。
   “凡手足刈龟湿热毒,虽脓腐尽时,不宜用生肌散,恐其复肿而痛,先膏贴之可也”。
   “凡阳毒初溃、坚硬有腐者,宜用化管丸提之,以结其毒,听其自脱,后用乌云散盖膏,徐即收功”。
   “肛门患毒,服药内须入枳壳方效”。
   “凡毒坐久而痛,血不行也。行而痛者,气血虚也;下午痛者,血虚也;溃后仍痛者,气血亏也;初起痛者,风寒湿热客于肉里而作脓也”。
   “凡毒痒有湿痒、有风痒、有虚痒,血行亦作痒”。
   “凡毒内作寒者,乃阴寒之毒,补药内须加鹿茸、玉桂;身上作寒兼有头痛者,乃外感风寒之候,宜疏表之”。
   “空处及多筋骨处,降丹宜少用。腹上不可轻用降丹”。
   “凡刺毒,须要脓透时方可刺,开刀太早,则泄气反痛”。
   “毒有臭气,须用洗药。阳毒多有臭气,阴毒有臭气必流血,乃气血大败,多不治。阳毒有臭而生蛆者,须用生猪油捣寒水石末贴之。或用清油调杏仁末刷亦可”。
   “凡毒起萝圈塍,有上坏丹药而起者,多紫黑作紧,乃闭住瘀血故也,宜用线针刺去紫血,再按症用药。有过服补涩药而起者,内外清解,即可平复。若起浅白塍者无妨”。
   “疮口出血不止:有肝败而流血者,有气血亏而流血者,俱宜用重剂归脾汤治之。有未熟误针而出血者,宜用托里散治之”。
   “疮口无脓,有气血虚而无脓者,有风湿痹而无脓者,有误服白术闭住毒气而无脓者,四边必坚硬,宜用清热泻火通窍之药治之”。
   “疮口紫黑,有上坏丑丹而然者,须换好丹盖膏,自转红活。有上多黄丹而然者,换药刷之自转。有气血大虚而然者,多难治,治之则宜大补”。
   “凡疮毒有腐肉,须用冰翠散,重者宜用降丹点之。久后结成腐骨者,宜用托管丸治之”。
   “凡毒腐肉多,因开刀太早,伤其好肉所致。亦有毒将愈时,未避风水,新肉强出,只须用膏盖护,可以平复”。
   “凡久毒成漏,宜内服大补气血之药,外用川乌洗净蒸干,切片二分厚,用口涎润湿,贴毒口上,用艾圆灸之,令毒口温暖,稍稍觉痛,即住手勿灸,须用八宝丹盖膏。灸法须用五七日为止”。
   “久毒成管,先用化管丸纳入盖膏,六七日方可去,换用拔毒散,以消余毒,内服托里散治之。如五六日后肿未消,则管未离岩,再照法用化管丸一次,断无不起。如无化管丸,或用降丹线插入盖膏,但不如化管丸能入弯曲之处”。
   “凡刺毒须认有脓无脓,皮色绉黄,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重按乃痛,脓之深也。轻按即痛,脓之浅也。至于用刀手法,刀口勿嫌阔大,深则深开,浅则浅开,如开鱼口、便毒、背痈、脐痈、腹痈,宜浅开之。若遇肉厚处,宜深开之”。
   “凡毒用药,当分初、中、末之异。初宜散热解毒通经为主,以图消散;中宜排托为主,以图逐毒成脓;末宜温补为主,以图易于收功,此大法也。若纯阴之毒,始终概宜温补调理,一切清凉寒凝之药,不可轻投,并不可外敷寒凉末药,冰寒气血,不能消散”。
【注释】
    1.脚下:指下肢疾病。
2.川芎:辛香走窜,性喜上升,习惯不用于下肢疾病。
3.伤寒时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时毒初发类伤寒……”。时毒一病相当于流行性腮腺炎,开始有恶寒发热全身症状,多发于春季,由感受时令风邪热毒而发。
     4.开口:溃破的意思。
     5.翻口:溃破之后,炎性肉芽隆起。
     6.加减消毒散:蒲公英、金银花、玄参、赤芍、连翘、炒山甲、皂角刺、前胡、防风、香附、生甘草。
     7.玉桂:肉桂。
     8.加味四秒汤:生黄芪、当归、续断、山甲珠、皂角刺、炒白芍、金银花、香附、甘草、生姜。
9.大头瘟:瘟疫的一种。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载大头瘟……其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皆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初则憎寒壮热,肢体重,头面俱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食饮,舌干口燥,或恍惚不宁,不速治,十死八九。《伤寒摘要》:大头瘟,天行疫毒侵犯高颠,分别三阳经而施治。可用普及消毒饮,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麦面并醋调敷。
10.气闭作痈:早起没有化脓时的肿痛。
11.追毒散:方药不详。
12.脓闭作痈:化脓时肿胀作痈。
    13.冰翠散:苏铜绿、风化灰、白砒矾、扫盆盐(即轻粉)、冰减(具体不详)、云母石。
    14.交牙:口腔内两侧上下最后1个牙齿。
    15.二味消毒散:雄黄 白矾。
    16.坏升丹:即质量不好的升丹。
    17.桐油丸:指疮口分泌的黄脂水。
    18.南瓜水结成珠者:南瓜切开后,在切口面有珠状水分泌出来。
    19.玉茎:即阴茎。
    20.马口:即尿道口。
    21.囊:即阴囊。
    22.卵子:即睾丸。
    23.子系:即精索。
    24.刺毒:即切开排毒。
    25.鱼口、便毒:指腹股沟化脓性淋巴结炎或梅毒性淋巴结炎。
    26.排托:即托毒排脓。
    27.柳花散:生蒲黄 生黄柏 人中白 青黛 月石 冰片。
    28.乌云散:巴豆仁 蓖麻仁。
 29.托里散:生黄芪 当归 续断 云苓 香附 枸杞 山甲珠 金银花 甘草 桂圆 。
    30.臭荑:即芜荑。
七.乳痈
    冯鲁瞻曰:“妇人之乳,男子之肾,皆性命之根也。人之气血,周行无间,寅时始于手太阴肺经,出于云门穴,穴在乳上,丑时归于足厥阴肝经,入期门穴,穴在乳下,出于上,入于下,肺领气,肝藏血,乳正居于其间也。其足阳明之脉,自缺盆下于乳,又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妇人不知调养,有伤冲任,且忿怒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热甚,或为风邪所客,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乳汁不出,名曰妒乳。渐至皮肤焮肿,寒热往来,谓之乳痈。风多则硬肿,色白,热多则焮肿,色赤,不治则血凝,气为壅滞,而与乳内津液相搏腐化为脓。治之之法,凡初起寒热痛,即发表散邪,疏肝清胃,速下乳汁,导其壅塞,则病可愈。若不散则易成脓,宜用托里;若溃后肌肉不生,脓水清稀,宜补脾胃;若脓出反痛,恶寒发热,宜调荣卫;若晡热肿作痛,宜补阴血;若食少作呕,宜补胃气;切戒清凉解毒,反伤脾胃也”。
    又曰:“有因妇人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吹入乳房,凝滞不散,遂生结核。若初起时忍痛揉软,吮去乳汁,即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肿。亦有因小儿断乳后,不能回乳,或妇人乳多,婴儿少饮,积滞凝结。又或经候不调,逆行失道,又有邪气内郁,结成痈肿。初起时切勿用凉药,盖乳本血化,不能漏泄,遂结实肿,乳性清寒,又加凉药,则阴烂宜也。惟凉药用之,既破之后则佳,如初发时,宜用南星姜汁敷之,可以内消,更加草乌一味,能破恶血逐块,遇冷即消,遇热即溃,更加乳香、没药以定痛,内则用栝蒌十宣散、通气散,间服之。然年四十已下者,治之多瘥,以气血旺故也。五十以上,慎勿治之,多死,以天癸绝也。不治自能终其天年。若欲加治,惟调气血为主。若郁怒肝火炽盛,为肿为痛者,自当疏肝散郁,兼以养血和血,则肝阳不强而肿自退。若郁结弥甚,血滞不舒,更由乳汁壅积,溃而成脓,则为乳痈矣。气血大伤,尤宜重为滋补,少佐疏肝解毒。若专事清解,则溃者难脓,而脓者难长矣”。、
    胡公弼曰:“妇人乳有十二穣,始生乳痈,只患一穣,脓血出尽,又患一穣,逐穣轮流,伤至七穣,即传次乳,次乳患遍,则危而不救者多矣。初起每早服元寿丹,可保余穣不受传毒”。
又曰:“忧怒伤肝,肝气滞而结肿者,初起必烦渴呕吐,寒热交作,肿痛疼甚者,牛蒡子汤主之。厚味饮食,暴怒肝火结肿者,橘叶汤主之”。
    又曰:“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又曰:“不乳儿妇人,患乳名曰害干奶子”。
    汪省之曰:“如怀孕八九个月,患内吹乳,虽脓出腐脱,肌生必待分娩,而后始能收口”。
申斗垣曰:“胎气旺而上冲,致阳明乳房作肿,名曰内吹,又名里吹奶”。
冯鲁瞻曰:“乳痈者,俗呼曰吹乳。吹者,风也。风热结泊于乳房之间,血脉凝泣,焮痛胀溃,稠脓涌出,此属胆胃热毒,气血壅滞,又名乳痈,为易治。用青皮疏厥阴之滞,石膏清阳明之热,甘草节解毒而行污浊之血,荆、防散风而兼助药达表,瓜蒌、没药、青橘叶、皂刺、银花、土贝母、当归及酒佐之,无非疏肝和血解毒而已。加艾隔蒜灸二三十壮,于痛处最效,切忌刀针伤筋溃脉,为害不小”。
陈自明曰:“怀孕患乳曰内吹,乃胎气旺而上冲,致阳明乳房作肿,宜石膏散清之,亦可消散,迟则迁延日久,将产出脓,乳汁亦从脓窍流出,其口难完”。
《心法》曰:“内吹者,怀胎六七月,胸满气上,乳房结肿疼痛,若色红者,因热盛也;如色不红者,既因气郁,且兼胎旺也。外吹者,乳母肝胃气浊,更兼儿吮乳睡熟,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热乳凝结肿痛,令人寒热烦躁口渴;又有内未怀胎,外无哺乳,而生肿痛者,系皮肉为患,未伤乳房,此肝胃湿热凝结也”。
八.乳头破裂 乳衄 乳汁自流
    《心法》曰:“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如暴怒或抑郁,肝经怒火,不能施泻,是以乳头破裂,痛如刀割,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脂,治当以加味逍遥散主之。若外治,取秋后冷霜茄子裂开者,阴干,烧存性,研细。水调敷”。
    “妇女乳房,并不坚肿结核,唯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乃属有司过度,肝脾受伤,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火亢盛,血失统藏,所以成衄也。治当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
    冯楚瞻曰:“其有乳汁自出者。若胃气虚而不能敛摄津液者,宜补胃气以敛之。若气血大虚,气不卫外,血不荣里,而为妄泄者,宜调补荣卫以止之。若未产而乳自出,谓之乳泣,生子多不育。若产妇劳役,乳汁涌下,此阳气虚而厥也,独参汤主之”。
九.乳癖
    乳癖之名,始见于《中藏经》,其命名之由来,渊源于内经及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的痞,癖同义于痞。
   《外科活人定本》曰:“何谓之癖,若硬儿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
窦汉卿曰:“乳癖,乃五六十岁老人患此,不可用凉药敷服”。
   《圣济总录》曰:“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调理,冲任不和,阳明经热,或因风邪所客,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
   《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成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忧怒伤肝,郁结而成”。
   《疡科心得集》曰:“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良由肝气不舒郁积而成。若以痰气郁结,非也。夫乳属阳明,乳中有核,何以不责阳明而责肝,以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胃气不舒,而畏惧之色现,不疼不赤,正见其畏惧也。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
   《外证医案汇编》曰:“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乳核、乳癖等坚硬,属气郁者多。《外证医案汇编》曰: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
十.乳岩
    冯楚瞻曰:“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累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虚,筋失荣养,郁滞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痛,积之渐发,数年渐大,内溃深烂,名曰乳岩,以其疮形似岩穴也,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
    窦汉卿曰:“女子已嫁未嫁,具生此候 ,乃阴极阳衰,虚阳与血相识,无阳积安能散,故此血渗入心经而成此疾也。若未破可治,已破即难治”。
    胡工弼曰:“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或不得志于翁姑,或不得意于夫子,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厚味酿成,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岁运流行,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
    《妇人大全良方》:“若初起 内结小核 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
  《心法》:“此证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自乳中结核起,初如枣栗,渐如棋子,无红无热,有时隐痛。速宜外用灸法,内服养血之剂,以免内攻。若年深日久,即潮热恶寒,始觉大痛,牵引胸腋,肿如覆碗坚硬,形如堆栗,高凸如岩,顶透紫色光亮,肉含血丝,先腐后溃,污水时津,有时涌冒臭血,腐烂深如岩壑,翻花突如泛莲,疼痛连心。若复因急怒,暴流鲜血,根肿愈坚,斯时五脏俱衰,即成败证”。
十一.乳少
    冯楚瞻曰:“乳汁不行有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有气血虚而燥涩不行。虚专补之,如十全、八珍之类是也;盛专疏之,如麦冬、瓜蒌仁、葵子、猪胰、木通、漏芦、猪蹄之类是也”。
    “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饮食调匀,则乳足而浓,以生化之源旺也。若脾胃气弱,饮食少进,冲任素亏,则乳少而薄,所乳之子,亦怯弱而多病,其乳以浓白光彩,入盏中上而莹然如玉为上,黄色清薄为下,不可哺儿。乳母宜择肥瘦适中,无病经调善食者佳。太肥则多痰,太瘦则多火,儿饮其乳,亦复如是。如一儿昏睡,竟日不醒,举家惊惶,求医投药罔效,一高医诊之曰∶此儿中酒,得毋乳母曾痛饮乎?询之果然,停药而醒,可见其利害相关明矣。然时珍曰∶人乳无定性,随饮食性气而变,故饮食调摄,乳母不可不慎也”。
  薛立斋曰:“妇人气血方盛,乳房作胀,或断乳胀痛,牵引胸胁,服之自消。麦芽三两炒,热水煎服,立消。盖麦芽取其消散精华,以绝乳之源也。其耗散之力可见”。
  《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由气血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
  《傅青主女科》曰:“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故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
   《儒门事亲》曰:“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滞闭塞,以致乳脉不行”。
十二.瘿瘤
    《灵枢•九针论》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脉之中,为瘤病也”。
《诸病源候论》曰:“恶核者,内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挟毒所成”。
    《巢氏病源》曰:“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有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中,搏颈下而成之……”。
    《巢氏病源》曰:“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水者,不可久居,常饮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
    《类经•疾病论》:“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
古代医家认识到“百病多因痰作祟”,元朱丹溪首先提出肿瘤的发生与“痰”有关。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为痰”。明代《医学入门》曰:“盖瘿瘤本共一种,皆痰气结成”。明代《明医指掌》认为“瘿瘤必因气滞痰凝,隧道中有所留止故也”。
    《心法》曰:“瘿者如缨络之状,瘤者随气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因六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郁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皆不痛痒。瘿证属阳,色红而高突,皮宽不急,蒂小而下垂; 瘤证属阴,色白而漫肿,皮嫩而光亮,顶小而根大。瘿有五种: 肉色不变者为肉瘿; 其筋脉现露者,名筋瘿; 若赤脉交络者,名血瘿; 随喜怒消长者,名气瘿;坚硬推之不移者,名石瘿; 五瘿皆不可破,破则脓血崩溃,多致伤生。瘤有六种: 坚硬紫色,累累青筋,盘曲若蚯蚓状者,名筋瘤,又名石瘤; 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中隐隐若红丝纠缠,时时牵痛,误有触破,而血流不止者,名血瘤; 或软如绵,或硬如馒,皮色如常,不紧不宽,始终只似覆肝,名肉瘤; 软而不坚,皮色如常,随喜怒消长,无寒无热者,名气瘤; 日久化脓流出,又名脓瘤也; 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 软而不硬,皮色淡红者,名脂瘤,即粉瘤也”。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