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张伟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学术经验

2023.02.15
来源部门:

       (一)学术思想

1.提出“气运失常”、“血运失常”、“津液代谢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及“本虚标实”病机贯穿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病程始终的理论

认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属于中医“肺痿”“肺痹”范畴,“气运失常”、“血运失常”、“津液代谢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及“本虚标实”是本病关键病机,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中擅长应用虫类药,并将活血化瘀贯穿间质性肺病治疗的始终。

2.“肺毒”理论

 提出“肺毒”理论,认为肺毒指肺脏气血津液失调而产生的客观存在的有毒害物质,包括痰毒和瘀毒。主张从“毒”论治间质性肺病,在补肺益肾、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配合解毒、攻毒之法。

3.痰、瘀、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关键

提出“痰、瘀、虚”为慢阻肺发病的关键环节,认为痰、瘀、虚三者互相影响共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病程进展。为本虚标实之病,虚在肺、脾、肾,标为痰、瘀、毒,疾病后期多为虚实夹杂、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痰阻脉络之证。

4.“肺生血、肺为血脏”论

肺生血指肺具有造血功能,肺为血脏主要表现在:全身之血生于肺,气血关系密切,肺与脉关系密切及肺部解剖结构特点等方面。在疾病状态下,气、血、津液密切联系,可相互影响,使得肺脏容易出现肺瘀血。

5.倡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解读

在中医肺系病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倡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解读,将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到中医学的研究中,提出了“肺生血”、“致病当量”、“多系统相关”等中医肺系病新理论。

(二)临床经验

1.“瘀”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提出“瘀”贯穿间质性肺病病程的始终,瘀血形成后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间质性肺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时注重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如自拟间质肺仙饮中的丹参、川芎等。

2.注重虫类药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提出间质性肺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其痰、瘀、毒胶结痹阻之势较寻常重,已非草木之品所能取效,必以“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的虫类药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松透病根,从而达到“血无凝着,气可宣通”的目的。故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时擅长虫类药物的应用如蜈蚣、地龙等。

3.“络病”学角度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病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耗伤正气,津聚为痰,血停为瘀,痰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痰瘀毒互结日久,闭阻肺络,从而使络脉瘀阻加重。其病理特点符合中医“络病学说”。故临床可从络病学的角度论治间质性肺疾病,治疗时注重化痰活血通络之药物的应用。

4.从“瘀”论治哮喘

对于哮喘的治疗,另辟蹊径,提出从“瘀”论治,无论是哮喘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 都可以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 而且更应该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哮喘病防治全过程, 将治瘀与治气、治痰结合起来, 以期祛除哮喘之“ 夙根”, 达到治愈的目的。 常用药物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活血活络等药物。

5.“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肺与中焦脾胃五行相关、经络相连、并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在解剖及功能上关系密切。临床应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可以改善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量和营养状态,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如自拟泰中济肺饮(党参、茯苓、炒白术、黄芪、五味子、麦冬、清半夏、陈皮、炙甘草等)。

6.“五辨一体”调治肺癌

在肺癌的治疗中主张中西医并重,除“辨证、辨病、辨体质”外,还创造性的提出“辨病位、辨病理”,实现“五辨一体”、多角度、多方位治疗肺癌。膏方在肺癌的治疗中,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肺癌的额转移,着重纠正人体的失衡状态,建立新的动态平衡,旨在“调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7.注重中医膏方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膏方的作用涵盖疗疾和补虚两方面,可以在肺癌治疗的不同时期“辨病”培本。肺癌临床应用膏方,具有顾护脾肾、补益正气、活血化瘀、纠正体质等多方面功效,可用于手术后气血亏损的固本培元,放射治疗后阴虚血亏的养阴益气,化疗后脾肾受损的健脾补血,以及肺癌康复期间的抗复发治疗等,如临床长经常应用的清肺膏、补肺膏等。

8.补肾益气法防治糖皮质激素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长期应用也显示了明显的副作用。益气及平补肾阴肾阳可减轻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常应用沙参、麦冬、熟地黄、龟版胶等滋阴降火、补肾益精。

9.临床擅用药对

前胡与白前,桔梗与杏仁,防风与徐长卿,炙麻黄与五味子、牛蒡子与射干、芦根与白茅根,防风与黄芪,丹参与川芎,蜂房与地龙,鸡内金与砂仁,柴胡与葛根等。

10.常用经验方

太圣肃白方(炙麻黄、炒杏仁、桔梗、黄芩、平贝母、金银花、鱼腥草、甘草等)、华盖平喘方(炙麻黄、平贝母、徐长卿、炒杏仁、桔梗、黄芩、徐长卿、炒白果、甘草等)、间质肺仙饮(蜜麻黄、炒杏仁、桔梗、浙贝母、黄芩、平贝母、川芎等)、泰中济肺饮(党参、茯苓、炒白术、黄芪、五味子、麦冬、清半夏、陈皮、炙甘草等)、屏风防感方(黄芪、防风、炒白术、党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培元啸天饮(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百合、平贝母、麦冬、甘草等)、金蝉利咽方、如意解表方,退热核心方等。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