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医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张鸣鹤教授 典型医案 详细

银屑病性关节炎

2014.08.31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白疕、湿热痹(银屑病性关节炎)案

    (张鸣鹤主诊)

该案西医诊断为银屑病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白疕和湿热痹。该病例症状体征俱重,病势凶恶。湿热风毒交互嚣张,湿热、阴虚同时并存。治疗先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风湿2号方、四黄汤,继给予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之白疕1号方,并大胆使用雄黄粉撤减强的松,使病情得到控制。

   宋传尚,男,34岁,汉族。全身出现鳞屑性皮损13年,四肢关节疼痛1年余。13年前不明原因发现头皮及四肢鳞屑性皮损,有瘙痒感。无季节性影响。自去年4月症状明显加重。皮损逐渐遍及颜面、手足和躯干。同时出现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双手足、双膝肿胀,不能单独走动。曾在当地市人民医院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均诊断为银屑病性关节炎。口服强的松、雷公藤多甙、英太青、SASP,并静脉注射MTX等治疗,症状日益加重不见好转,近1个月经常出现低热,体温在37.1~37.8之间,现仍服用强的松20mg/d,雷公藤多甙60 mg/d

    初诊:2012-5-29。激素面容,头面、手足、躯干、四肢皮肤均密布鳞屑性皮损,几乎看不到正常皮肤,躯干四肢诸多皮损覆盖痂皮呈蛎壳样层叠,皮损基底呈鲜红色。两手指节、手背、脚踝明显肿胀,两手不能固握,两臂不能抬举,两手指甲呈石灰样变,舌质红,苔白厚。有口臭味。脉象弦滑数。两膝粗大,髌上滑囊积液有明显波动感,右膝尤为明显,且有明显压痛。辅助检查:2004.5.28查:HB108g/L  RBC 3.46×1012/L  WBC  12.4×109/L,  ESR128mm/h  ASO 200   RF 20  ALT 45X线拍片:双侧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摸糊。

    此乃湿热风毒熏灼皮肤流注关节之白疕、湿热痹,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处方:风湿2号方加减。金银花20g红花20g板兰根20g田基黄20g羌活15g独活30g猫爪草20g猪苓20g泽泻20g车前草20g川芎12g川牛膝20g防己15g毕澄茄12g吴茱萸6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日,停药1天。嘱其:禁食辣椒、羊肉、香菜、香椿芽等,忌酒、忌甜食。

    西药:强的松15mg/d

    二诊:2012-8-1。体温正常。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两膝髌上囊积液完全消退,已能缓步走动,不须扶持。全身皮损无好转,两手脚踝仍肿痛明显,且口唇舌体出现溃疡粘膜糜烂,舌红,苔白厚,脉象弦滑而数。方药:四黄汤加味方,黄芩15g黄连10g黄柏12g熟大黄20g独活30g羌活15g猫爪草20g猪苓20g川牛膝20g毕澄茄12g吴茱萸6g。水煎服,服法同前。

三诊:2012-10-30。口腔溃疡及糜烂症状消失,关节疼痛继有好转,但皮损加重,皮边鲜红,干裂渗液,躯干及两手掌部分皮损化脓,尤以两手掌出现密集小脓疱,苔脉同前。方药:白疕1号方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丹皮20g生地榆20g生地15g熟大黄10g露蜂房10g地肤子20g槐米20g羌活15g蝉蜕10g赤芍20g鬼箭羽15g毕澄茄12g吴茱萸6g雄黄粉0.5g(冲服,只服四周)。水煎服,服法同前。

四诊:2012-2-26。全身皮损明显好转,厚层痂皮大部脱落,躯干脓皮疱疹均已消失,仅两手掌仍残存散在粟粒状小脓疱疹,关节疼痛局限于两指关节及踝关节,两臂能抬举,能缓步室内走动,但不能下蹲。舌质红,苔少,脉象弦。方药:按三诊处方去赤芍、雄黄粉、加土鳖虫10g红花10g。服用方法同前。西药强的松改为10 mg/d

五诊:2012-10-29。全身皮损续有好转,颜面、两手及前臂皮损明显消减,显露大片润滑正常皮肤,脓疱疹全部消失,活动时两膝踝关节仍痛,两手指节仍有肿痛、僵硬,握固不住,舌质红,苔厚白,脉弦。方药:按四诊加减方,再加水牛角粉15g。煎服方法改为每日1剂,连服3天,停药1天。强的松减为7.5 mg/d

六诊:2013-3-4。全身皮损继续好转,颜面、躯干、四肢皮损大部消退,皮损基底色淡,但两手背皮损鳞屑仍较顽厚,两手指节肿痛减轻,勉强能握,两脚踝关节活动时稍痛,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舌质红,苔厚白,脉弦。方药:仍按白疕1号调整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丹皮20g熟大黄10g生地20g蜂房10g蝉蜕10g地肤子20g槐米20g鬼箭羽15g羌活15g  川牛膝20g土鳖虫10g红花10g毕澄茄12g吴茱萸6g。水煎服,两天服用1剂。强的松减至5 mg/d

按:该患者诊断明确,西医诊断应归属于银屑病性关节炎。但中医诊断银屑病和关节炎应有所区别。银屑病应诊断为白疕;关节炎应属痹证范畴,其证型则应归属于湿热痹之列。

患者初诊时经常低热,两手及脚踝肿胀,两膝髌上滑囊中明显积液,皮损基底部皮色鲜红,舌苔白厚,脉弦滑而数,乃一派湿热壅盛之象。从整体来说,治疗“白疕”和“湿热痹”二者之间并无矛盾之处,但用药策略则应该各有侧重。就该患者当前病情而论,白疕当属重症,因为皮损遍及全身达到体无完肤的程度,实属少见。然而患者除了皮肤瘙痒之外并无其他不适,但湿热痹的临床症状由于关节肿胀剧烈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痛苦难忍,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治疗重点首当侧重于湿热痹,处方选用风湿2号方加减。药用金银花、红藤、板兰根、猫爪草清利湿热;猪苓、泽泻、防已、车前草健脾利湿;羌活、独活、川芎、川牛膝祛风胜湿;毕澄茄、吴茱萸反佐以防清利湿热药苦寒伤胃之弊。

果然二诊时湿热痹症状大减,病情得以稍稍缓和,但由于湿热薰蒸灼伤口舌,出现溃疡糜烂,有碍饮食,故改用四黄汤化解三焦湿热。

三诊时湿热痹虽趋缓解,但白疕症状又有加重,且皮肤皲裂渗液,脓疱疹密集,说明热盛化毒,且有伤阴之势。张景岳有云:“若有湿热之征,宜有忌利者,以湿热伤阴也,阴气既伤而复利之,则邪未消而精血已耗。”,说明湿热和阴伤是可以同时出现的。

关于白疕的认识,《医宗金鉴》曾简明扼要的指出:“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因由风邪客于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一般情况下,白疕的主要病机是风邪客表,血热伤阴,阴虚血燥,不能荣养外表皮肤所致。该患者是既有湿热又有阴虚,而且是逐步向热邪伤阴之阴虚转化。湿热痹症状趋向缓和,而白疕症状日益加重,因此重点就该转向以治疗白疕为重,药用金银花、连翘、丹皮、赤芍、生地榆、熟大黄清热解毒,凉血以泻血热;使用熟大黄意在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而不在泻下;使用蝉蜕、槐米、露蜂房祛风除疹;羌活、地肤子祛风除湿;生地滋阴凉血;毕澄茄、吴茱萸、干姜反佐以温中健胃。

雄黄粉只在热毒炽盛时使用,该药味苦、辛温有毒,主含硫化砷(AS2S2),其含砷量约75%,本品遇热易于分解,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故须慎重使用,临床多入丸散服用,口服用量为0.150.3/d,该病例使用0.5/d,但只限于服用四周,且每周停药1天,并未发现毒副作用。《毒药本草》记载其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外用治痈肿,疥癣,内服治虫积腹痛。”教授经验该药用于重症白疕颇有效验,但不宜久服。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