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尹常健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肝硬化腹水的证治研究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肝硬化腹水的证治研究
肝硬化腹水为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属于祖国医学“臌胀”的范畴。本病在临床上以腹臌胀如鼓,青筋暴露,面及皮色黄或黎黑为主要待征。早在古典医籍《灵枢•水胀篇》中就对这些临床症候作了比较详尽的描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四大难症之一。朱丹溪说:“风劳臌格为真脏病,绝难治”。临床所见,肝硬化腹水为肝功能失代偿期,治疗环节较多,治疗难度较大,确为疑难重症之一,资料表明肝硬化腹水5年生存率不到14%。历代医家关于鼓胀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符合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规律,因此,指导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是完全适用的,建国后5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药作为难能替代的重要方法,在肝硬化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鼓胀一症与肝硬化腹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密切相关性,因此,本文就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研究作较为详尽介绍。
一、病因病机学研究
1、津液的代谢过程
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活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生成和代谢,是通过胃肠吸收饮食精微后化生津液,上输于脾,脾气布散津液,上输于肺,布达十二经脉,肺通调水道,外布津液于肌表,下输津液于肾和膀胱,肾蒸腾气化,使津液清者上腾于肺,浊者下输于膀胱,经膀胱排出体外。津液的运行以三焦为通道,肺、脾、肾、膀胱和三焦在津液的生成和代谢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概括了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肺的宣发可布散津液和卫气,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敷布周身。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上焦开发,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主皮毛,能宣发卫气于体表,调节腠理之开合,汁孔之启闭,及时地将代谢后的水液经汗孔排出体外。肺的肃降作用,可将入体内的水液向下输送到肾,与肾的蒸腾气化形成协调的升降运动,以保证津液的上腾下达,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称。此外,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还要靠肺气的支持,肺主一身之气,又主治节,调节全身气机的运行,气行则水行,气阻则水停,气旺则津生,气虚则津不化。所以肺是保证津液化生和代谢必不可少的脏腑。
脾是津液代射的枢纽,津液的上腾下达均经过脾的转输和运化。脾主升清,由胃吸收的津液,要靠脾的升清作用,才可上输于肺;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阴论》)至三阴、三阳经脉。“以灌四旁”(《素间•玉机真脏论》),将津液布达周身,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啤主运化水湿,水湿指体内多余的水液,这部分水液是形成水肿、腹水的重要根源,脾的运化作用,可将水湿及时地转输于肺和肾。经汗、尿排出体外;脾和肾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气机的升降直接影响到津液的升降,所以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化。水液的上布下输,都要靠脾胃的升降和脾的转输来实现。脾属土,“土能制水”,故张景岳称水液的代谢“其制在脾”。若脾气健运失常,则水湿最容易积聚,聚于腹则为腹水,泛于体表则为水肿,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肾主宰着津液的代谢。肾所藏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所藏元阳能激发脏腑机能活动,是维持津液气化和代谢的本源。肾对津液的吸收,脾的转输和运化,肺的宣发和肃降,膀胱和三焦的气化等都要依赖肾的蒸腾气化来实现。全身津液的上腾下达,清升浊降,布散排泄,都由肾所主。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决定着尿的生成和排泄,尿量多少又是调节津液代谢的主要因素,所以肾是维持津液代谢平衡的最重要的脏腑。若肾中精气不足,肾阳虚衰,蒸腾气化失常,则会影响到全身的津液代谢,致使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三焦主持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是气机和津液通行的道路。肾之元气要通过三焦敷布周身,从而保证对津液的蒸腾和气化,津液的运行要通过三焦才能布达于周身。肺脾肾对津液的布散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三焦才能得以实现。三焦本身还具有化气行水,疏通水道之功,正如《素间•灵兰秘典论》所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此外,肝和心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气机,气机畅达则水行通利,又通过调节脾肾的升降,以增强脾的转输和运化水液的功能。肝调节周身血量的分布,疏调血液的运行,心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是津液的载体,心肝通过对血液的影响而促进津液的代谢。
总之,在整个津液代谢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除依赖肺的宣降,脾的运输,肾的蒸化外,与心肝的生理活动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有人提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脾为中流砥柱。这是符合水液代谢规律的。
2、腹水的病因
古代并无腹水病名,现在之腹水,属中医的肿胀、臌胀范畴。早在《内经》中就已有关于臌胀的记载,《素问•腹中论》说“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名为鼓胀。”之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外感风寒湿热毒邪
风寒湿热毒邪,侵袭人体,初伤经络,郁久不散,与脏气相搏,损伤脏气,不能化气行水,或与气血搏结,致气滞、血淤,渐及水液代谢失常,形成肿胀。《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说“风湿毒气,从脚上入于内,与脏气机搏,结聚不散,故心腹胀急也。”《河间六书•病机论》中则说“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者,热气甚则然也,经所谓热甚则肿,此之类也,是以热气内郁,不散而聚,所以叩之如鼓也。”《丹溪心法•鼓胀》则指出“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东垣《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中则认为“胃中寒则胀满,或藏寒生满病。”现在看来,由外感湿热毒邪,如肝炎病毒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臌胀,或外感风湿之邪,内伤于心所致的心源性腹水,均系外感所致。
(2)、酒食不节,或毒物所伤
适量饮酒,可化为精气而滋养人体,嗜酒无量,过则为灾,滋生湿热,蕴积生毒;或进食有毒之物,积久内损脏腑,外伤血脉。终致脏腑之气败伤,经络血脉壅滞,津液气化失常,运行不利,积为肿胀;或过食肥甘厚味,则蕴湿生痰化热,壅遏脾胃;或饮寒食冷,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致中焦升降失序,运化失常。清阳当升不升,浊阴当降不降。清浊相混,壅塞气机,阻碍血行,扰乱气化,闭塞水道,水湿滞留,气血交阻,而成腹水。《景岳全书•肿胀论》说“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酒为水,而血气即衰,亦皆随酒而悉为水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则论述到“阳水多兼食积,或饮毒水,或疮毒所致也。”
(3)、情志所伤
情志失常,最易伤肝,致肝气郁结,旷持日久,由气及血,由气及水,终致气滞、血淤、水阻,蕴积腹内。另一方面,肝郁不舒,则横逆而犯脾胃。脾胃被乘,则升降失常,运化失职,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水湿停聚于内,与淤血蕴结,日久不化,痞塞中焦,形成腹水。《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说“鼓胀……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故其腹胀大。”朱丹溪、李东垣等医家都对情志因素引发臌胀作了大量论述。由情志失常引起或诱发加重的肝病发展为肝硬化腹水者,为临床所常见。
(4)、劳欲过度
劳力伤气损肺,劳神损伤心脾,房劳则伤肾。肺脾肾俱伤,则肺失宣发和肃降,脾失转输和运化,肾失蒸腾气化。另一方面,积劳成损,脏气衰败,气血乏源,因虚而滞,壅塞不通而作胀。《景岳全书•肿胀》说“若中年之后,及素多劳伤……或因病后,或因攻击太过而致胀满等证,则皆虚损之易见也。”《丹溪心法•鼓胀》说“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遂成胀满。”《金匾•黄疸病篇》指出“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此女劳之病”。说明因房劳伤肾所致的黑疸可见到腹水胀满。临床上观察到劳伤积损日久是形成腹水和诱发腹水加重的重要原因。
(5)、虫毒感染
在血吸虫流行区,接触疫水,遭受血吸虫感染,虫毒内伤肝脾,致血淤阻络,清浊相混,积渐而成腹水胀满;或感染痨虫,内伤肺脾,耗气伤血,壅滞气机,致肺脾气化失常,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积聚于腹而成腹水。正如《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所说“此由水毒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形似肿状,名水蛊也。”《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论》说“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临床所见血吸虫病形成的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腹水多属此类原因。
(6)、黄疸、积聚失治
《金匮•黄疸病篇》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疸的形成,或由湿热,或由寒湿,均与湿邪有关,湿邪困遏脾土,使中焦斡旋无力,升降无能,健运无权,湿邪泛滥,湿阻日久,由气及血,形成湿淤交结,不得分利,阻塞脉络,壅滞水道,致成臌胀。临床上重症肝炎并发腹水,即属此类。
积聚之形成,多由于气郁与痰饮、淤血凝聚而成,积聚既成,必然影响肝脾气血的运行,阻碍脾、肾、膀胱和三焦的气化,使水液排泄不畅,积聚而成为腹水胀满。《医门法律•胀病论》说“凡有症癖、积块、痞块。即是胀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颇类似于临床上肝硬化肝癌及腹腔内肿瘤所致的腹水。
3、腹水形成的机制
津液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肺脾肾的正常功能活动,水湿内停,主要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蒸化所致,正如《景岳全书•肿胀》所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致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情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腹水与水肿虽均为津液代谢失常所致,但在发病机制和转轨方面存有一定差异。其病机关键在于肝、脾、肾的功能障碍。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淤,阻塞脉络,影响水道的通利,这是腹水形成的一个基本因素。肝郁日久,势必克伐脾土,即《金匮》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失健运,亦可反过来影响肝的疏泄,两脏相互影响。形成气滞湿阻。湿遏气机,壅滞不解,即可化热而致湿热互结,亦可因患者素体阳虚,或久病湿从寒化而形成寒湿内困。肝脾俱病,气郁血凝湿阻,气、血、水搏结,隧道壅塞,形成肝脾血淤,淤水交阻之病机,肝脾俱虚,日久则累及于肾。肾阳虚则无以温养脾土,形成脾肾阳虚,水液失于温煦气化;肾阳虚则肝木失其滋荣,而致肝肾阴虚,肝失疏泄之力,肾无蒸化之功。最终导致气滞、血淤,水停腹中。正如《医门法津•胀病论》所说“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淤”。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不能互相维系,脏腑虚者愈虚;气、血、水蕴结腹中,水湿不化,实者愈实,故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腹水的病机特点。肝脾肾功能虚损,水液不能运化停于腹中则是腹水得以形成的主要条件,而气滞、血淤、水停又往往是腹水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了解这一病理转轨及特点,对于确立正确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证候学研究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之腹水总以腹部臌隆为主证,祖国医学就是以其腹大如鼓而命名为臌胀的。
对于臌胀的临床证候,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有明确认识与描述。《灵枢•水胀篇》说:“鼓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这段经文对腻胀证候的描述是准确而详尽的。《素问•腹水论》也说:“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歧伯对曰,名为臌胀……”。
之后,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进行临床观察。对臌胀证候的描述更加具体而形象。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分列五水及其表现。肝水的症状是:“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脾水的症状是:“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的症状是:“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这三种水病都有腹胀,不仅在表现上与臌胀同,同时也与臌胀主要在于肝脾肾功能障碍所致的病机相符。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水症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大小肠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铆强,在两胁间胀满”,他还说:“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这段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论述,与今之肝硬化腹水是十分吻合的。巢氏还认识到水蛊系水中有虫为患,他说:“此由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饮欲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鼓也”,这与血吸虫性肝硬化所致的腹水也颇近似。
明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论臌胀证候时说:“鼓胀中空外坚,有似于鼓”,简明而形象。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单腹胀者。名为臌胀,以外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对腹水症候进行了准确描述。
对于气鼓与蛊胀证候的不同,《医宗必读•水肿胀满篇》进行了区别,提出;“病名有臌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这是符合临床实践的。
对于血臌未成之征兆,古人论述颇详。喻嘉言在其所著《寓意草》中说;“人但而色萎黄,有蟹爪络路,而得五虚脉应之,因窍疑而诘之曰;足下多怒乎了善忘乎?口燥乎?便秘乎?胸紧乎?胁胀乎?腹痛乎?渠曰种种皆然,此何病也?余曰:外症尚未显,然内形已具将来血蛊之候也”,并反复强调:“腹虽未大,而腹大的情形己著,如瓜舿然。其日趋于长也,易易耳,明哲可不见机于早也耶”。这段描述形象地指出血臌将成之前的各种临床表现。与肝硬化病人腹水未成之前即可见到的蜘蛛痣等淤血之证是一致的,可见古人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已有正确卓越的见解。
血臌既成,淤血之象则更为明显,《丹溪心法》中云:“广茂溃坚汤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气喘促,面色苍黄,通身虚肿”。这里之所谓中满腹胀与肝硬化腹水而见肝脾肿大者几无差别。
对于部分腹水病人可能出现的精神症状,如肝昏迷,古人亦有认识与描述。《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中提到燥漱水,迷忘惊狂”的症状。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一旦出现精神症状则往往预后凶险,尤为难治,如《沈氏尊生方•医旨篇》曰:“血胀烦燥漱水,迷忘惊狂,痛闷呕逆者,绝难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古人已经认识到血臌患者会发生各种出血,并认为这也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医宗金鉴》认为“腹胀身热,阳盛胀也。若吐、衄、泄血则亡阴矣”。临床上出血常作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这与古人论述是一致的。
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某些特有的证候与疾病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如元•危亦林在《得效方》中认为“腹满得之未久,或胀或消,腹皮稍软,不泄不喘,随治随差”,这里将病程短、腹软、无泄无喘视为易治之证,预后较好。对于预后不良之证,他说:“若脐心突起,利后复腹急,久病羸乏,喘息不得安,名曰脾肾俱败,不治,腹满咳逆,不得小便,不治,。腹大满而下泄,不治。”这些见解与论述是值得临床借鉴的。
明•李士材认识到如果出现某些证候即为臌胀死证,他在《医宗必读》一书中说:“瞋张胀身热者死,腹胀寒热如疟者死。腹胀大,四肢清冷,形脱泻甚者为逆,腹胀便血脉时绝者死”。上述证象均反映了机体阴竭阳绝,气血竭夺,从而已经丧失周转运化与阴阳协济的能力,种种迹象都是生理功能乖逆错乱的表现,故皆为之逆证或死证。又曰,“唇黑或肿,肝伤;缺盆平,心伤;脐突,脾伤;足心平,肾伤;背平,肺伤,五伤者死。”又曰:“大便滑泄,水肿不消者死;阴囊及阳物肿浮者死;泻后仍胀,腹有青筋者死。”以上种种论述,说明了在疾病过程中脏腑损伤、阴阳失衡、生理逆乱,功能乖逆,已经不能互相维系。而五伤者死即为五脏真气已竭,反映出种种异常症状,而这些症正是预后不良的迹象,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和论述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对腹水消失后可能出现的一些证候,古人也有论述,《张氏医通》引喻嘉言治血臌案中说:“患者在眼药百日后,大腹全消,左胁始露出病根一条,如小枕状……以物激之,呕出污血斗余,余从大便泄去始消”,这里如小枕状物无疑是指肿大的脾脏,在腹水消失之后肿大的脾脏才始显露出来,而这部分病人多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由此呕血和便血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可见喻氏在脾大鼓胀的诊断和治疗上的见解与观察是十分准确而细致的。
 腹水与水肿均为水湿之患,然二者病因病机与临床证候多有不同,古代医家已在证候描述上详加鉴别,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说:“且夫胀与肿,内因则各殊,而外形多相似。要有其易辨者。如先腹大,后四肢肿,为胀病,先头足肿,后腹大,是水也。但腹肿,四肢竟不肿,为胀病。脐腹四肢悉肿,是水也。皮厚色苍,或一身皆肿,或自上而下,为胀病,皮薄色白,或自下而上,是水也。至若胀病有肿有不肿,肿病有胀有不胀。皆当分辨。”这段论述对于腹水与水肿在证候上的异同描绘得尽详尽细,鉴别得清清楚楚,对于今天临床对腹水与水肿的诊断,仍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总之,历代医家对腹水的主证、兼证、预后、腹水形成前及消失后的表现、腹水与水肿的鉴别等均有正确见解、详尽描述。足资我们在认识本病,制定治疗方案时借鉴。
三、辨证分型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和精华所在,腹水亦然。祖国医学对腹水的内治法也主要体现在辨证分型上。所谓辨证分型,就是根据腹水的不同证候和体质差异,将本病概括和归纳为几组临床类型,这种临床分类既能体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同时又反映出不同的病因病机和体质差异,从而确立不同的治则与方药。
对辨证分型的方法,古人的名目繁多除有“五臌十水”外,还有“单腹胀”、“胀病”、“水病”,等等。这些分类分型方法有的按其病因,有的依其症状,有的按其病位,十分繁杂,不利于准确而有效地指导临床。近年来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各地学者提出了新的辨证分型方法。但仍感不足的是各地分型或过简,或过繁,各有其偏,难能统一。我们认为对辨证分型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气、血、水三臌分型法与以八纲、脏腑辨证为总原则的全面辨证分型法。前者从宏观与总体上归类。后者从八纲与脏腑病理机转上认识,二者虽方法不同,但都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腹水病变的病因病机和证候规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则与方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辨证分型。
1、气、血、水三臌分型
何梦瑶氏在《医碥》一书中说:“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同。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后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水随蓄者。”俞嘉言也说:“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淤。”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气血水三者的关系,而且强调了臌胀有偏气、偏血与偏水之不同,临床实践证明,这种分型方法执繁驭篇,便于掌握,具有实际的临证指导意义。
(1)、气臌
主证:腹大中空,叩之如鼓,或有振水声,两胁胀痛,不得转侧,朝宽暮急,善太息,嗳气或得矢气后腹胀稍缓,饮食减少或食后即胀,每遇情神刺激后加重。小便短赤或少,大便不畅。舌淡苔薄白,脉多沉弦。
治则:理气宽中,利水消胀
方药:柴胡疏肝散、平胃散、四磨汤、灯草莱菔汤合蟾砂散等为常用方剂。我们观察以平胃散合灯草莱菔汤送服蟾砂散效果较好。
药味与用量:苍术15克,川厚朴12克,陈皮9克,云苓15克,川木香6克,大腹皮15克,香橼皮15克,砂仁9克,炒莱菔子30克,灯心草30克(先煎),蟾砂散3克(冲服),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两胁胀痛不减加青皮6克,佛手9克;
心下痞满加炒枳实9克,白术12克;
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各12克,内金12克,宣木瓜12克;
尿少者加苓皮l5克,车前子15克,茅根30克。
(2)、血臌
主证:四肢消瘦,腹大如鼓,多伴胸腹壁青筋暴露,肝脾肿大,质韧或硬。面色黎黑晦暗,面颈胸臂蜘蛛血痣,肝掌,口唇、舌及爪甲色绛,舌边尖多见淤点或淤斑,脉多沉弦或沉涩。
治则:活血化淤、通经利水
方药:血府逐淤汤、复元活血汤、舒肝化淤汤、水红花子汤等均为常用方剂。
水红花子汤:
药味与用量:水红花子15克,泽兰15克,炒水蛭9克,山甲珠12克,生桃仁4.5克,红花9克,赤小豆30克,淮牛膝12克,丹参15克,马鞭草15克,三七参粉1。5克(冲),王不留行12克,黄芪15克,沉香9克,大枣5枚,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脾亢、血小板减少、牙衄鼻衄者去桃仁、红花,加鸡血藤15克,藕节12克,茜草12克;
胸腹壁静脉怒张加丝瓜络9克、路路通12克;
尿少加猪苓30克,冬瓜皮15克。
肝脾肿大质硬兼服二甲化淤丸:山甲30克,鳖甲60克,丹参60克,生牡蛎60克,红花30克,三棱30克,蓬莪术30克,橘皮30克,共为细粉,水打为丸,每服6克,每日三次。
(3)、水臌
主证:腹大臌隆如蛙腹状,按之如囊裹水,甚至下肢水肿如泥,按之没指,周身困倦乏力,或伴有肢冷畏寒,溲少便溏。舌淡苔薄白或腻,脉虚而缓。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利水
方药:临床多选实脾饮、五苓散、五皮饮、决水汤等。
药味与用量:苓皮30克,车前子30克,王不留行15克,赤小豆30克,肉桂6克,台参15克,黄芪皮30克,老木香6克,仙人头30克,淮牛膝15克,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畏寒肢冷加淡附片9克,干姜9克;
腹水久不消加肾金子6粒(冲),蝼蛄粉6克(冲),通草6克,扁豆皮15克;
食欲差加鸡内金12克,橘皮9克;
血浆蛋白偏低加苡米30克,鱼膘胶珠9克,或用鲤鱼汤
方:鲜鲤鱼(鲫鱼也可)下尾,约半斤到一斤左右,去内脏
肠及鳞,加松罗茶9克,橘皮9克,椒目9克,红皮蒜30克,砂仁15克,以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同鱼共煮,勿放盐约煮1500毫升,吃鱼喝汤,作一日量。
此外,在臌胀发展过程中还可见到阴虚湿阻、湿热交蒸等证型。一般认为这不过是气血水三臌的辨证,在治则确立与方药选用上均应予以兼顾。
四、治法学研究
腹水病因非一,病机复杂,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候,在治疗上涉及多种治法,可选用的方药十分广泛。常用治法与辨证分型从纵横两个方面分列腹水治则与方药,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基本上体现了祖国医学消除腹水表散、利小便与通大肠三大途径,临床运用可互相参照。
1、宣肺利水法
适应证:肺气不利,证见大腹水肿,气道喘满,小便不利,大便不畅,微恶风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肺主气化,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宣达三焦,下输津液,在水液代谢运行中发挥气化宣达的重要作用。肺气不利则水液不能宣发下达,故小便不利,水液停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宣故排便不畅,肺气上逆则见气逆喘满。利水不效则用宣达肺气,又称“提壶揭盖”,肺气宣和,则水湿之邪或散之于体表,或下达于膀胱,或出之于大肠。
方药: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9克,赤小豆30克,芦根15克,冬瓜仁30克,车前子15克(包),生苡米30克,桑皮12克,法半夏9克,橘皮9克,全瓜萎l2克,海蛤粉l5克,川椒目9克,生姜皮6克,水煎服。
加减:气短不能自续加桔梗9克;
咳嗽有痰加白前9克,前胡9克;
自汗去炙麻黄,加云苓l5克,白术12克;
腹胀不能转侧加香椽皮9克;
大便不畅加郁李仁15克。
2、健脾利水法
适应证:腹大肿满,按之如囊裹水,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四肢倦怠甚或上肢水伸,纳呆便溏,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或细弱。
分析: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水液得以运化,不致停蓄而发病,若脾气虚弱,则无力运化水湿,水湿蕴结停聚中焦则出现腹大肿满。即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气短乏力,纳呆便溏、黄色萎黄、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弱均为脾气虚弱之象。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台党参15克,白术l2克,云苓15克,清半夏9克,橘皮9克,黄芪皮15克,苡米30克,炒山药30克,建泽泻12克,厚朴9克,扁豆15克,莲子15克,水煎服。
加减:朝宽暮急为血虚去党参加当归、芍药。暮宽朝急为气虚加倍党参白术。朝暮俱急为气血双虚用八珍汤。
3、行气利水法
适应证:气滞湿阻,证见腹大胀急,叩之如鼓,两胁胀痛,嗳气或得矢气后稍舒,小便不利,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或弦滑。
分析:水液代谢与正常运行赖气机升降与条达,气行则湿亦随之而行。若肝气郁结,气滞而不行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经脉受阻,则水湿因之而阻,停蓄于肠胃之间,渐成鼓胀之证。气胀则胀急,叩之如鼓,肝气郁滞则两胁胀痛、烦躁。嗳气或得矢气后气机稍畅故稍感舒快。
方药:平胃散合逍遥散加减;
柴胡12克,白芍12克,苍术12克,川朴12克,橘皮9克,香附9克,炒枳壳9克,木香6克,佛手9克,白术12克,砂仁9克,地枯萝30克,大腹皮15克,沉香6克,水煎服。
加减:心下痞满加枳实9克;
尿少加车前子15克,茅根30克。
4、活血利水法
适应证:淤血内停,水液积聚,证见腹大坚满,四肢消瘦,面色晦暗,胸腹壁可见脉络暴张,肌肤甲错,或见血缕赤痕、肝掌、甚或衄血吐血,唇青舌紫,苔燥、脉沉涩。
分析:病初在气,病久入血,形成气滞血淤,血淤为病,久可化水,即所谓“先病血结而后水随蓄”。唐宗海曾提出“淤血化水,亦发水肿”《百寓意草》也说:“癥瘕积块是胀病的根源”。淤血化水即成血臌,除腹大坚满外,表现为一派淤血证候。
方药:水红花子汤加减:
水红花子15克,土元9克,泽兰15克,黄芪15克,大黄4.5克,炒水蛭9克,茅根30克,马鞭草15克,山甲9克,京三棱9克,醋文术9克,青皮6克,三七参粉1.5克(冲),水煎服。
加减:胁下痞块作痛加炒灵脂9克,矾郁金15克;
牙衄鼻衄加炒生地15克,黑栀子9克;
吐血加紫珠草12克,白芨9克,童便为引;
皮下淤斑加炒槐花15克,地榆12克;
烦热低烧加青蒿12克,十大功劳叶12克。
5、通阳利水法
适应证:中阳不振,证见大腹水肿,腹胀,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小便短少,脘腹满闷以入夜为甚,舌胖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脉弦大而重按无力。
分析:阳气有温化水湿之功用,脾阳不振或肾阳衰微均可无力温化水湿,导致水湿停积,停于腹中而发为臌胀。脾阳根于肾阳,肾阳虚衰既失去蒸化水湿的作用,又可导致中阳不振,故临床除可产生水湿积聚发为臌胀外,还可出现一系列脾肾阳虚的证候。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淡附片9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9克,甘草3克,云苓15克,泽泻15克,肉桂6克,猪苓15克,车前子15克,牛膝12克,水煎服。
加减:大腹胀急加台乌药12克,炒莱菔子9克。
下肢浮肿者加黑豆30克,防己9克;或用济生肾气丸。
6、清热利水法
适应证:中焦湿热,证见腹大肿胀,胸院痞闷,肢体困重,恶心厌油,烦热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或见面黄、目黄、身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分析:水湿内蓄,久而化热,或气、血、痰、食诸郁久而化热。与湿相合,蕴结中焦,使清浊相混,湿助生热,热伏于湿,留恋难去,聚于中焦,发为臌胀,故见腹肿胀满,湿热逆于上则见恶心厌油、烦热口苦之证。湿热注于下则见尿赤大便粘滞,湿邪重浊故肢体困重,湿热蕴于肝胆,迫使胆汁泛溢肌表,故见面黄、目黄,身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系湿热之象。
方药:中满分清丸加减:
淡黄芩15克,川黄连9克,知母9克,赤茯苓15克,建泽泻12克,枳实9克,厚朴9克,砂仁9克,通草6克,白术15克,橘皮9克,荷梗9克,苡米15克,淡竹叶9克,水煎服。
加减:身目黄染加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车前草15克;
呕恶加姜半夏9克,苏叶9克。
7、养阴利水法
适应证:阴虚湿阻,证见腹大肿满,脘腹撑胀,肝区隐痛,四肢消瘦,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或见牙衄鼻衄,舌红无苔或舌干起芒刺,脉弦细数。
分析:水湿郁久化热伤阴或久用利水之剂伤及阴分,均可导致阴津亏耗。以脏腑而论最易引起肝肾阴虚。临床所见,即有阴虚津亏征象,又有水湿结聚而为臌胀的表现,在治疗上往往滋阴易恋湿邪,利水更易伤阴,用药颇感棘手,宜选淡渗清利而不伤阴的方药。
方药;猪苓汤合三子养肝汤加减:
猪苓45克,赤苓15克,滑石l5克,阿胶9克(佯化),通草6克,茅垠30克,女贞子15克,楮实子15克,枸杞子15克,生白术12克,花粉15克,水煎服。
加减:口干、舌红无苔起芒刺者加生地15克,元参15克;
头晕耳鸣加白蒺藜15克,杭菊12克;
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5克,合欢花15克;
五心烦热加银柴胡12克,地骨皮12克。
8、攻逐水饮法
适应证;腹大膨隆,坚满拒按,胀急不能安卧,转侧困难,小便艰少,大便不畅,体质尚实。利水药未收显效者。
分析:此类臌胀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病程较短,正气未虚,体质尚实,水邪聚于腹内,一般利水之剂难能奏效,宜用攻逐水饮之法,以收速利之效,亦属治标之法。
方药:8.1、十枣汤:大枣10枚,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
甘遂、大戟、芜花共研细末,每服1.5克,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服,以大枣10枚(劈)煎汤送服。或制成丸剂,每服1.6克,清晨空腹吞服。若服后泄不止,可饮冷粥则易止。水泻后即停用。后以扶正健脾之剂调养。
8.2、舟车丸;黑丑120克,甘遂30克,芫花30克,大戟30克,大黄60克,青皮、陈皮、木香、槟榔各15克。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每次1.5克,温水送下。药后便泄一、二次,即可停药一、二日,后每天服0.6克为维持量,使水去其大半为度。此方均峻泻之药,轻粉剧毒,且不可大量或久服。,中病即止。
8.3、禹功散:黑丑头末120克,茴香30克,木香30克为末,用生姜自然汁调服。
逐水禁忌:体虚、孕妇、有出血倾向、肝昏迷者均忌甩。
注意事项:攻逐水饮之剂泻下之力极为峻烈,部分药尚有剧毒,临床除严格掌握禁忌外,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严格用量,中病即止,并注意水除改以扶正方药调养。
9、外治法
外治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腹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一是为加强疗效而对内服药物起辅助与协同作用,适应于腹水较多、病势较重、单用口服利水药物难能获效者;二是部分病人因各种原因而一时服药困难者。外治法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用之得当,常可收到意外的效果。临床上最常用的外治法有两种即敷脐法与放腹水法。
(1)、敷脐法
敷脐法即用某些特定药物或作散、或制饼、或为糊、或捣泥,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裹之,以药穿透之力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常用敷脐方有:
1.1、 麝香方:麝香0.6克,灵仙30克,白鸽粪30克,细木通9克,白芷9克,细辛9克,上药共为细粉备用,白酒半斤。
  将药粉及白酒装入猪脬内。将猪胖口扎紧,将脬口对准肚脐,以纱布扎到腰里,小便可在第三天后增加。
1.2、 甘遂法 甘遂3克(研末),生姜9克捣泥调匀摊于纱布之上,敷于脐部,以纱布裹之。
1.3、 消河饼大田螺四个(去壳),大蒜五个(独头蒜),车前子末9克。共研为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
1.4、 麝甘法 麝香0。3克,甘遂9克共为细末,生姜捣泥调匀,摊于纱布之上,以纱布裹之,每三日重复一次。
(2)、放腹水法 祖国医学典籍中很早就有穿刺放水的记载,如《灵枢•四时气》说:“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来缓则烦,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水尽乃止”。这段话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到穿刺放水是腹水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晋代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也提到: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了孔合。须臾腹减乃止”。这里对进针部位、进针深度都提出明确要求。
放腹水也是现代医学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放腹水虽能解除患者腹大胀急之苦,但有时会引起腹腔感染,还会因腹水大量排出而使大量蛋白丢失,甚或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诱发肝昏迷等。对于穿刺放水的危害,古人也早有觉察与认识,如《千金要方》中说:“凡水病忌腹上放水。水出者月死,大忌之”。可见古人一般是不主张放腹水的。这与现代医学的主张也是一致的。临床上对某些利水无效,胀急。
五、腹水治疗的一般规律
祖国医学对腹水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涉及多种具体治则和方法。从临床实践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在整体辨证上
从整体辨证上应首先辨明病程之久暂,体质之强弱,病情之缓急,偏气偏血偏水之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环境之影响等,需综合分析,而后行施治,方能较好地掌握其要领。对病期较短,体质好者,多以“中满者,泻之于内”,“下之则胀已”的原则,以祛除病邪为主,在利水药的选用上多以量大力专,如攻逐水饮诸药,此即为泻法。
久病体虚,腹大如鼓,四肢大肉消脱,骨瘦如柴,呈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之候,当分别缓急,或扶正以祛邪,以补为主,兼顾祛邪;或祛邪为主,兼顾扶正,如此标本兼顾,方能收到较好疗效。切勿一味攻逐,以求速效。犯“虚虚之戒”。总之,邪实者祛邪,正虚者扶正,正虚邪实则攻补兼施。
亦有腹大如鼓,少腹重坠,下肢水肿,久用通利之剂不效者,多为脾肺气虚,脾气虚陷,斡旋无力,水气内聚,肺气虚闭,失其宣降,水道阻塞,可试用补中益气汤加苏叶、麻黄,在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取柴胡升麻之升提,取苏叶麻黄之开宣,仿古人的“欲降先升,欲升先降”和“表里通而里气亦通”的方法,在不少病例中取得意外效果,从而说明“病在下者取其上,病在上者取其下”以及表里上下分消法在腹水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亦有臌胀病,大腹水肿,腹壁坚硬而拒按,病人苦于腹胀。皮肤黄疽可见,小便黄赤而少,大便偏干,脉沉弦滑,舌苔黄厚而燥等湿热交蒸的脉证,即“诸腹胀大,皆属于热”的一类、对这种水聚热伏的治法,多以清泄通腑、利水透热为法,湿去则热无所伏,多以二金汤或茵陈蒿汤加减。
另有的腹水患者素有脾阳不充,寒湿内生,表现腹水如囊裹状,下肢水肿如泥。肢冷畏寒,腹胀便溏,脉迟舌淡,可用温阳健脾法治之,如决水汤加黄芪、附子等,以强土利水,温阳化气。
2、在治疗过程中
在腹水治疗过程中,逐水常暂用,调补可久服。寒湿温化,湿热清利,郁闭开宣。利水药多易伤阴,应时时顾及,同时,应时时顾护脾胃。腹水病程较长,在不同的临床阶段,应掌握不同的治疗环节,做到重点突出。
在腹水形成的过程中,腹水是多种病因经过复杂的病理机转而产生的后果,在治疗上要通盘考虑,做到因果兼顾,在利水的同时,掌握时机,针对病因和病机,施之以治,以求疗效巩固。
六、腹水的善后治疗
腹水消失后的善后治疗是保证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时甚至是成败的关键,临床工作者决不可忽视,否则,非但前功尽弃,而且易复发难愈。善后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已经取得疗效,同时,通过药物调理,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扶助正气,杜绝腹水再起,为最终康复创造条件。
善后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健脾益气
脾为后天之本,是体内水液运化的枢纽,脾气健旺。不仅使水谷之精微物质得以吸收输送,为人体所利用,从而使体质得到增强,同时水液得以正常运化,从而即无聚积再生之虑。李用粹曾说:“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徐灵胎也说:“肠利水既难奏功,可用培土胜湿法以治之。”可见健脾法在治疗包括臌胀在内的水湿疾患中的重要性。不少病人在腹水消失后,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及腹壁静脉曲张等淤血征象更加明显,医者往往把治疗重点转移到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上来,常常事与愿违,淤血征象未见改善,体质更加虚弱。此时继用攻伐,使脾气虚陷,水湿复泛,臌胀再起,应当深以为训。
健脾益气首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如台党参15克,生白术12克,云苓15克,清夏9克,橘皮9克,木香6克,砂仁6克,黄芪l5克,山药15克,苡米30克,莲子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或以人参健脾丸、归脾丸等久服,缓缓图之。久必收效。
2、养血柔肝
肝体最恶燥急而喜柔润,在腹水治疗时多以利水为主,极易造成阴津亏耗,从而导致肝阴不足,因此养血柔肝也是重要的善后治疗措施。
养血柔肝首选四物汤加减,药如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当归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15克,木瓜12克,鳖甲9克,龟板12克,丹参15克,山甲珠9克,生白术l2克,夏枯草15克,北沙参15克,水煎服。用这些药物以顺肝体柔润之性,扶正消淤,对促使疾病康复是极为有利的。
3、补肾填精
臌胀病久及肾,不少病人腹水消失后出现舌淡、脉沉细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二目干涩等肾精亏乏的证侯。血浆蛋白含量偏低,A /G倒置,可用补肾填精法,兼调中气。
首选方药为归芍地黄汤加味,药如熟地15克,泽泻15克,丹皮9克,山芋肉12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鱼膘胶珠9克,冬虫夏草6克,首乌9克,乌梅9克,木瓜12克,枸杞24克,菟丝子15克,橘皮9克,水煎服。久服对改善症状与体征、增强体质均有一定帮助。肾精充足,肝木得以滋养,脾阳得以温煦,肝脾肾三脏功能协调,即水不能再生,臌胀避免复发。
七、腹水病人的生活调养
祖国医学认为腹水病人的转归与预后不仅取决于及时而适当的治疗,合理的生活调养也是促使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历代医家对于腹水病人生活宜忌的许多正确的主张与论述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至今仍不失其现实的指导意义。《赤水悬珠》中曾说:“若能素食淡薄,寒暖适体,心平气和,动定舒畅,内勿扰干情感,外勿伤于天和,则病何由生”。这些生活调养的原则对于腹水病人十分相宜。若能遵而行之,则可望水消胀除,使病情趋于稳定或有较长时间的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创造条件和机会。
1、饮食调养宜忌
合理的饮食调养对腹水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应当及时给予病人以正确的指导。
(1)、合理搭配荤素
腹水病人在食物选择上以新鲜清淡、富于营养容易消化为原则,以量少质精、清洁可口为标准。《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昧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并说:“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强调全面而合理的食物搭配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人体生理机能的需要。对于腹水病人,合理搭配荤素,适当给予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蛋类、瘦肉及鱼类食品等是十分相宜的。对于消化力较弱的病人则以清淡饮食为主。因油腻肥甘厚味之品能够助湿生热,影响食欲,腹水病人一般应当避免或少用。孙思邈曾主张“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朱丹溪著《茹淡论》提倡多食“谷椒菜果,自然冲和之味”。这些原则对于腹水病人是非常适宜的。
此外,葱蒜姜茴等调味蔬菜气味芳香透达。既能行气通郁,又可开醒口味。尚能温化三焦,宜导经络,可以利气宽肠、通透小便,均可适量用之。
(2)、注意调适寒热
注意食物的寒热调节,以使适得其宜,也是腹水病人饮食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内经》曾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即食物既不可太热,也不宜太冷。腹水病人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一切辛辣过热、煎炸烹炒等食均应忌食,以免助热伤络,诱发出血。同时,由于病人消化功能减弱,过于寒凉又易引起脾胃寒凝积滞。甚或肠鸣泻泄,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对于食品寒热的调节,《千金要方》主张“热无灼唇,寒无冷齿”,总之,腹水病人在饮食上应做到寒温适宜,尽量忌食过寒过热的食物。
 (3)、掌握进食宜忌
 腹水病人的进食宜忌一是注意按时节量,按时是指在进食时间上要有一定规律,节量是调节或节制食量。不少病人往往食欲尚好,但食后即胀,就是所谓:“胃强脾弱”,应避免饱餐,以少量多餐为宜。一般早餐或午餐可稍增加一些,晚餐则宜少进,以免引起病人腹胀而影响睡眠,做到孙思邈所说的“暮无饱食”。二是在进食时应保持精神愉快。切忌恼怒烦忧。否则会有碍消化徒增胀满。《千金要方》云:“杯当食须去烦恼,不得暴慎”。《达生要录》也说:“。怒后不能便食,食后不发怒。发怒多思多恐皆不食,倦时磕睡时勿食,防食停于中而不下”。这些论述腹水病人都应谨记。
 (4)、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腹水病人应当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以利于腹水的消除。腹水较少、腹胀较轻者可给予低盐饮食;腹水较多、腹胀较重甚或尿少、尿闭者则应绝对禁盐。这一点祖国医学很早就有明确认识,朱丹溪在《格余致论》中说:“却盐味以防助邪”。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说:“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临床上不少病人往往由于进盐而影响治疗效果,使腹水难消除。祖国医学认为盐凝涩助湿之弊,故应严格限制。由于病程较长,长期低盐或无盐饮食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因此,民间多以秋石代之,近年研究已表明秋石的成分也是氯化钠,是不能代盐食用的。其实这一点古人也早有认识,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一书中曾告诫人们:“……然必禁食盐,三月后可渐渐少用矣。即秋石亦不可用,必须三月后用之”。这里是将食盐与秋石同样对待的。近几年有无盐酱油之类代盐品问世,因其主要含钾,故腹水病人是以酌情选用的。
(5)、饮料宜忌
绝对禁酒。酒食不节是腹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腹水病人无论在治疗中或腹水消除之后都应绝对戒酒。《景岳全书》曾说:“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臌……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己,酒即血也,怯者着而成病,酒即水也……诸鼓中则尤以酒鼓为最危难治之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进入体内的酒精90~98%在肝脏代谢,乙醇可以对肝细胞产生直接作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损伤肝细胞,使肝细胞代谢紊乱,这些因素与肝硬化的形成与腹水的产生都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因破戒进酒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教训颇多 ,腹水病人应深以为戒。
茶水适量。我国是茶的故乡,我国人民有悠久的饮茶历史。茶本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的保健饮料,适量饮用对健康十分有益。不少病人只知茶能利尿,或因利水治疗后往往口干难耐,因而过量饮用茶水,这对腹水病人的病情是极为不利的。李时珍曾说;“茶苦寒。久饮茶每致腹胀食少”,《百药元铨》也指出:“中宫多湿,若更过饮茶汤……则以湿助湿,鲜有不败脾元而成中满之候者”。由此可见,腹水病不宜过量饮茶,以免助湿,影响疾病恢复。
总之,腹水病人的饮食调养对疾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如《肿胀证治》中所言:“治疗肿胀者首先在于食物的选择,用药次之。倘滥吃滥喝,病必增剧,且难治愈,仅靠用药也难获全效,故患肿胀病者,当与家人分锅另炊,一直到病愈复原为止”。
2、精神调养宜忌
祖国医学历来把精神调养视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大法,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达到“精神内守的境界,提倡豁达乐观、清心寡欲,忌怒伤悲、勿过忧思及避免惊恐等调养精神的原则。因为任何情绪低沉与精神刺激都可以导致肝气郁结不行,使气机升降失常,使腹水不易消除或消而复生,因此上述原则对腹水病人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腹水病人在精神凋养上一是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避免精神刺激,保持稳定平和的心境,以使气机条达流畅,从而有助于腹水的消除并减少腹水再生的条件。
腹水一旦形成往往难以速去。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对于疾病恢复是极为不利的。要使病人培养乐观坦达的胸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既来之,则安之,坦然待之。《管子》中曾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遵生八笺》也说:“安神宜悦乐。”经云;“乐以忘忧。”腹水病人应以悦乐之心克服忧虑悲观,使心气平和、情绪稳定,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古人有言:“百病皆生于气也。”虚斋也说:“心气常平,百病自豚。”腹水病人应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加强性情与文化修养。做到如古人所言:“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与人处事,心气平和。孙思邈主张:“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繁我小记,众人悖暴而我不怒,不以不事为累意,不临时俗之化”,达到“淡然无为的境界。”
事实上,完全避免情志影响是不可能的,既不能避免,就应尽量缓冲或减少情志刺激带来的影响,孙思邈指出:“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偶遇恼怒或外来刺激,也应采取“渐遣除之”的方法,进行及时的自我宽慰和排遣。使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减少到最低程度。临床上不少病人经过治疗后腹水消失,病情基本恢复,但往往由于忧郁、愤懑、暴怒等不良刺激而使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这是腹水病人应当切切谨记的。
3、休息起居宜忌
适当而合理的休息是腹水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腹水一般病程较长,多呈正虚邪实之候,用大剂量利水药物治疗又易耗伤正气,一般体质都较差。因此应以卧床休息为宜。腹水较多病人有时腹胀急,难以平卧。可取半卧位,体位以病人感舒适为宜。待病情稳定,胃纳转佳,体力得到一些恢复之后,可以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微活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以舒适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度。这样有利于气血周流与新陈代谢的进行。《内经》云:“劳则气耗。”切不可急于从事剧烈活动。《千金翼方》云:“平且,点心饭讫,即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倾之气定,便起正坐”。《千金要方》说:“鸡鸣时起,……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二里三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无令气乏气喘而已。亲故邻里来相访问,携手出游百步,”另有《老老恒言》也提倡:“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切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这些缓步而行的方法,对于食后即胀的腹水病人是十分相宜的。
腹水病人要做到起居有常,要随季节的更移与气候的变化。增被添衣,顺四时之异,适寒温之变。腹水病人体质较差,极易感受外邪,衣着增减应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异,如《孙真人卫生歌》所言:“春寒莫使棉衣簿,夏热汗多需换着。秋令觉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入药。”《摄生消息论》也说:“正二月间乍寒乍热……天气暄寒不一,不可钝去棉衣。……风冷易伤揍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以暴去。”这些论述与原则都极适宜于腹水病人。为获得充足的睡眠,腹水病人应做到安卧有方。睡眠定时,睡姿要正确、床铺高矮适中,被褥清洁松软。做好睡前醒后保养,如睡眠不可当风等,以免感受外邪,加重病情。此外,居室应力求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节欲也是腹水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人多有论述。朱丹溪说:“却厚味、断妄想、远音乐,无有不安”,断妄想主要是节制情欲。老子云:“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对于腹水病人来说就更应严格控制性欲。摒绝房事,唯此才能保养肾气,培固根本,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