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宋爱莉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宋爱莉教授临证经验的整理和研究

2016.05.18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宋爱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乳腺甲状腺疾病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乳腺疾病诊治,现将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乳腺癌前病变,乳腺癌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一)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er of Mammary Gland,HMG)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房疾病之首,并且逐年升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乳房疼痛、肿块,难以控制,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指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经历了“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渐进过程,乳腺增生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可能比健康妇女高。重视乳腺增生病的防治,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乳腺癌发病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内分泌治疗。中医学从整体出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改善内环境,具有良好的治疗优势。宋爱莉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肝郁脾虚、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为病变基础, 日久气滞痰凝, 瘀血阻络、血脉不利, 痰瘀互结于乳络。乳癖日久, 痰瘀互结证表现明显: 乳房肿块、固定性疼痛、月经色黯、舌有瘀斑、脉涩。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乳腺增生病共有病因病机。依据乳腺增生病气滞痰瘀互结的病变共性, 以及偏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肝郁脾虚、肝经火旺等不同证候, 以 散瘀化痰为基础, 以脏腑调理为主的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法则受到重视。紧扣乳腺增生病气滞血瘀、痰浊结聚基本病机及局部病理特点, 整体与局部合参、标本兼治根据既往临床经验和研究基础, 将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为肝气郁滞型、脾虚湿盛型、冲任失调型, 建立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治其标, 疏肝理气、健脾胜湿、调摄冲任治其本的辨证论治核心。
      宋爱莉教授在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1992年在逍遥散和二仙汤基础上自拟有效方药乳宁Ⅰ、Ⅱ号方,并制成流膏,功效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和调摄冲任、壮阳化痰,分别用于肝郁气滞、痰瘀凝结和肝郁肾虚、冲任失调所致的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显示其治疗乳腺增生总有效率92.7%。1998年,根据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等主要症状,率先提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增加脾虚型,拟定以疏肝健脾、活血利湿为治则的抗增汤(香附、柴胡、橘叶、茯苓、白术等)。临床研究显示抗增汤能有效改善乳腺增生病主要症状体征,对乳房疼痛、肿块、腺体水肿、溢液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8.6%,90%,97.3%,100%,总疗效达到98%,具有改善卵巢和垂体功能,调节内分泌,从根本上调整E2、P、PRL,改善局部微循环和局部血运,达到消肿止痛、抑制腺体增生目的。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抗增汤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来实现抑制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2003年所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课题“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干预作用研究”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医辨证治疗规律、从抑制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中医药干预治疗作用机理,为中医药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填补中医药抑制血管生成预防乳腺癌发生作用机制研究的空白。
      在中医客观辨证指标和诊疗标准方面,我们申报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进行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癌癌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分别从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量化指标角度、钼靶B;-RADS分级角度、新生血管和细胞凋亡角度上客观反映乳腺增生及非典型增生阶段中医辨证规律和病机演变特点。人体乳腺组织研究中运用彩色B超多普勒在人体乳腺增生组织中明显探测到新生血管血流,CDF;显示乳腺增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能反应中医气滞血瘀、痰浊结聚的病机演变特点,可作为具有客观性诊断价值的彩色超声多普勒客观化量化技术指标,为建立乳腺增生病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医客观化量化指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山东省科技发展项目课题《中医体质及影像学在乳腺增生病痰瘀证诊治与疗效评价的研究》通过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调查,探讨其不同类型在痰瘀互结证乳腺增生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病-体-证的相关性,丰富中医证素,指导临床辨证及疾病预防,同时探讨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优化乳腺增生病治疗方案,为科学评价疗效提供新的依据。
      同时我们进行大量文献回顾,总结了13年来国内主要中医刊物有关乳腺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483篇的报道,明确提出的348个证型,出现频率依次为肝郁气滞型(143次),痰瘀互结型(133次),冲任失调型(80次),肝郁脾虚型(46次),肝肾不足型(10),其他(16)。总结近15年的文献报道治疗乳腺增生病340个方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位中药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郁金(>55%);其次为夏枯草、青皮、浙贝、赤芍(>30%);再次为莪术、穿山甲、瓜蒌、王不留、丹参(>25%)。文献回顾结果说明虽有辨证,但以疏肝活血化痰原则指导临床用药占据主流。目前临床治疗多停留在经验性报道,缺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严格设计的资料,可靠性和可信度不高,因此通过归纳和总结更高层次的临证诊疗实践规律,深入优化综合干预方案,获取循证医学证据支撑,规范乳腺增生病辨证标准,成为中医规范辨证治疗方案的迫切需要。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近代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国家、行业及统编教材的诊疗标准,查询总结大量文献资料及各家临床经验,运用循证医学及统计学方法,依据乳腺增生病临床发病特点,以及偏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肝郁脾虚、肝经火旺等不同证候,提出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共有病理改变,兼有肝郁脾虚、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为基础的病变特点,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治其标,疏肝理气、健脾胜湿、调摄冲任治其本的原则。该理论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多家单位经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基本达成共识。本研究优化辨证体系及论治方案,精选药物,严谨组方,形成便于推广的方药。与国内享有一定声誉的数家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乳腺专科进行多中心联合研究,严格遵循DME原则,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引进影像学的客观功能性指标进行量化,将进一步体现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优势,进而制订出一个相对客观、临床可操作性强、适于基层示范推广的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和中医药治疗方案。
典型医案:
患者赵某,女,年龄40,以“双侧乳房胀痛3月”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胀痛,双乳无红肿,无畏寒发热。平素情绪急躁,生气后疼痛加重。月经规律,痛经明显,量中,色黯红,有血块,伴失眠多梦,胸胁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左弦细、右细涩。体格检查:双乳腺体增厚,外上象限可扪及散在片块样增厚,质地韧硬,边界清,表面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压痛。双侧乳头未见溢液。双侧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中医诊断:乳癖
证候诊断:肝郁气滞证
西医诊断:双侧乳腺增生症
治    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处    方:逍遥蒌贝散加减
柴胡12g     白术15g    白芍12g      赤芍12g
当归12g     茯苓12g    夏枯草15g    陈皮12g
香附9g      竹茹9g     甘草6g
                           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
二诊:乳房胀痛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因经期将至,平素经行腹痛,月经有瘀块,前方去白芍、陈皮,加瓜蒌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乳房胀痛消失,服药期间月经来潮,较前疼痛明显减轻,经血色暗,血块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嘱保持心情舒畅。下次月经前7天复诊。
(二)乳腺癌癌前病变
    乳腺癌癌前病变是上世纪末新提出的疾病名称,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记载,其有关认识散见于乳腺增生病即“乳癖”的描述中。目前多数中医专家观点认为,按照中医学传统理论,乳腺癌癌前病变应归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乳癖,与乳岩比较则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在文献中早有记载。垄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曰“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经之所属⋯⋯何谓之癖,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首次指出乳癖日久可致恶变。《外科真诠》亦从预防角度提示本病有岩变可能,指出“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
    乳腺癌癌前病变应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肝郁气滞、脾虚湿盛、冲任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形成是在肝气郁结、冲任失调的基础上,气机凝滞,导致瘀血形成,故临床辨证多为“血瘀证”。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结合临床辨证,佐以健脾渗湿、化痰散结、调摄冲任等治法。
    古代文献中即有乳癖岩变的记载,并就其病因病机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这与现代“腺增生-癌前病变-乳腺癌”发展过程不谋而合。如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曰“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经之所属……何谓之癖,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首次指出本病有恶变倾向。余听鸿在《外证医案汇编》中提及本病“乳中癖核,乃肝脾二经气凝血滞而成”,并认识到“少阳行经之地,气血皆薄,加以情怀失畅,气血痹郁,故难治,日久恐成岩证”,精辟地阐明了乳癖岩变的病因病机发展过程,强调情志因素的影响作用,并认为肝脾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中“夫乳岩之起也,由于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结聚成核”,补充了痰聚也是重要病机之一。裴晓华等认为 “毒瘀互结”是非典型增生到乳腺癌发生的重要过程,“毒瘀互结”证可以看作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特有的阶段,对其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发病的最后防线,不可忽视。范刚启等认为,癌前病变多以瘀为主要病机及表现,癌前病变阶段在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基础上,局部组织供血减少,使细胞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下生存,这种环境更适合肿瘤的发生、发展,因而引起细胞突变。
我们既往研究成果认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与情志、饮食、先天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凝滞,阻滞于乳房胃络,引起乳房疼痛;或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或思虑太过伤脾,或肝郁横逆犯脾,肝脾两伤,运纳失司,生湿聚痰,痰郁互结,阻滞乳络,亦可形成癖核;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使气血瘀滞,或脾肾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气滞则血液瘀滞脉中,搏结于乳络而成有形之肿块,伴有疼痛,位置固定不移。痰瘀互结日久,则可化热生毒,岩变发生。乳癖与乳岩间存在着“量变”与“质变”关系,具有“气滞→血瘀→痰凝→痰瘀互结→毒瘀结聚等演变及转化规律,“毒瘀互结”是非典型增生到乳腺癌发生的重要过程,对其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发病的最后防线,与现代学说“乳腺增生-癌前病变-乳腺癌”发展过程极为吻合,都将成为中医药治疗作用的环节和目标。
    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癌前病变的控制对乳腺癌的发病起到直接而关键的作用。WHO规定发展成为恶性的可能性超过20%的病变属癌前病变,是指出现于恶性肿瘤之前、形态学出现某种程度的非典型增生而本身尚不具备恶性特征改变或某些较容易发展成为癌的病变。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增生活跃或细胞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异型且经随访有一部分病例发展成为癌的乳腺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 ADH) 、小叶的不典型增生( ALH) 及乳头状瘤病。根据2003 年WHO 新分类,乳腺导管上皮内瘤(D;N)包括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DH)、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FEA)和导管原位癌(DC;S),乳头状瘤病因其特有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而从ADH 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种癌前病变。
   Page等上世纪末提出“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假说,即“正常细胞→一般性增生(UDH)→不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S)→浸润性癌”的发展模式。多数学者认为此模式代表了乳腺癌发生发展演化的总体趋势,也有学者认为此模式过于简单化,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存在不少旁路的发展变化。模式中,正常细胞、UDH、ADH 以及DC;S 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而不只是单向变化。即癌前病变只是较多可能性发展成为癌,是有条件的,有时也可长期停滞不变。这一理论为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癌前期状态提供了依据,因此对癌前病变采取干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小乳腺癌的发生率。
   宋爱莉教授认为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乳癖”范畴,病机为肝郁气滞,肾虚冲任失调,日久气滞痰凝,瘀血阻络、血脉不利,最终痰瘀互结乳络,日久可化毒为岩。癌前病变阶段多辨证为痰瘀互结,主要表现为乳房固定性刺痛,腺体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舌质紫暗或瘀斑,脉弦涩,日久有癌变倾向。研究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的辨证诊治是阻断和逆转癌变的基础,体现对乳腺癌;;级预防的意义和中医防治乳腺癌的优势。
   宋爱莉教授认为癌症患者多呈瘀象,而癌前病变阶段也以“瘀”为主要病机和表现。在我们的“乳腺增生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课题中,将140 例临床可触及肿块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三种中医证型,并通过Mammotme 或空芯针穿刺活检。结果显示:48例乳腺非典型增生患者中,痰瘀互结型41 例,冲任失调型7 例,肝郁气滞型为0 例; Ⅱ、Ⅲ级非典型增生共24 例,以分布于痰瘀互结型为主(21 例占8715 %) 。说明乳腺增生病非典型增生临床多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少数患者为冲任失调型。我们认为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辨证论治当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兼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从而组建有效方药。我们在以往大鼠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的实验中,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乳增汤、乳复汤均以疏肝活血为主要治则,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对乳腺增生及癌前病变有干预、逆转作用,能够下调VEGF、bFGF、PCNA、Bcl22 的表达,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干预乳腺癌癌前病变可以从多个靶点发挥综合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认识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辨证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如钼靶X 线、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乳管内窥镜) 和微创组织活检术(乳腺高频X 线定位引导下行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 高频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 活检系统微创旋切术) 为中医药参与乳腺癌二级预防提供了一定高度的技术平台。以病理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作为技术载体平台,检测肿块组织中病理类型、细胞分级、癌基因、雌孕激素受体、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凋亡因子等,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规律,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提供相对客观的、规范的诊断、疗效评价标准及辨证施治规律,并为进一步延缓、阻断或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中药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机理借助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先进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中医药在癌前病变干预治疗的价值和机理进行评估和研究。近年来,乳腺的癌前病变研究和治疗正在为乳腺癌的防治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生物学特征的研究仍有限,但已经受到重视,并在快速发展,有关的研究表明乳腺癌前病变可出现某些基因的改变和一些生物标记物水平的提高,如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周期的调节性生物标记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流式细胞仪等方法,从干预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调节内分泌、抑制癌基因表达等角度研究中药防治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开拓中医药治疗前景。

   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符合研究所需,就必须符合在动物身上和人身上的发展过程要极为相似即要有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阶段过程。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最常用的有两种: ①化学诱癌剂诱导的; ②MCF10AT 细胞株移植造成的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乳癖辨证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日久痰瘀互结反映了病机不同的变化演变过程,而各项研究均认同癌前病变阶段的基本病机变化在于肝气郁滞,中医辨证证候分布与癌前病变临床进程相参照,肝郁气滞证的症状在乳腺非典型性增生、硬化性腺病、乳腺原位癌等多种乳腺癌癌前病变中体现。可以说,肝郁证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候之一,是中医病证结合造模的理想切入点。
  为了解乳腺癌前病变特点,寻找乳腺癌前病变有效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认识到肝郁证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基本证型,但在选择验证最佳中医治疗方案时尚缺乏理想的病证结合动物研究模型。
   导师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乳腺癌癌前病变病证造模及莪术油干预血管生成与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二甲基苯蒽和夹尾激惹法造模成功复制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病证结合模型,从一般行为状态、组织病理学、血清学、细胞学等深层次多角度研究了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的形成机理,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该方法制造的大鼠模型,一般行为状况和神经内分泌的改变,符合中医对肝郁证的认识。②该方法制造的大鼠模型,造模后第8 周即出现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乳腺癌癌前病变形成时间较传统基本造模方法提前。
   通过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动物造模研究,规范癌前病变病证结合造模操作方法,观察此阶段大鼠生物学特性,建立病证结合造模有效指标,填补乳腺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中医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乳腺癌癌前病变是癌变的必经阶段已经得到公认,而且这一阶段是可逆的。这一理论为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癌前期状态提供了依据,因此对癌前病变采取干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小乳腺癌的发生率。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癌前病变的控制对乳腺癌的发病起到直接而关键的作用。加强对这一阶段的中西医认识,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干预、逆转其癌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课题首先进行预实验,建立化学致癌剂DMBA 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并采用DMBA加夹尾激惹法首次成功建立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模型。第二部分在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成模后期应用莪术油治疗,以康莱特和三苯氧胺为对照,观察大、中、小不同剂量莪术油的治疗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细胞凋亡(TUNEL)及其调控因子(bcl-2、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调控作用;第三部分在在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成模后期应用莪术油治疗,以康莱特和三苯氧胺为对照,观察大、中、小不同剂量莪术油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生成因子(CD34、VEGF、FLK-1)、细胞凋亡因子(Fas、FasL、Bcl-2)、细胞增殖因子(K;67)及癌基因(P53、C-erbB-2)的调控作用。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P 图像处理系统等方法,全面阐述乳腺癌癌前病变与血管生长因子、细胞调亡因子、细胞增殖因子及癌基因、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从阻断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ER/PR表达、改善血液流变学、加乳房微循环灌注量角度探讨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干预治疗机理及量效关系,为中医药干预、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
   宋爱莉教授采用中药有效成分莪术油干预乳腺癌癌前病变,阐明其干预癌前病变多靶点机制,是中医药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具体体现,丰富中医理论体系。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典型医案
患者孙某,女,年龄45,以“双侧乳房刺痛半年”就诊,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胀痛、刺痛,双乳无红肿,无畏寒发热。平素月经不规律,淋漓不尽,量中,色黯红,有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行B超检出未见明显结节,查钼靶提示右乳外上簇样钙化。体格检查:双乳腺体增厚,外上象限可扪及散在片块样增厚,质地韧硬,边界清,表面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压痛。双侧乳头未见溢液。
中医诊断:乳癖
证候诊断:冲任失调证
西医诊断:右侧乳腺非典型增生
治    法:疏肝理气,调摄冲任
处    方:逍遥散加减
柴胡12g       白术15g       白芍12g        赤芍12g
当归12g       茯苓12g       牡丹皮12g      薄荷6g
香附9g        淫羊藿9g      鹿角霜9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莲15g     甘草6g
                                  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乳腺癌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的发生是在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的基础上,外邪与内生的痰湿和瘀血等病理产物相搏,以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结于乳络而成。本病的发生发展是因虚致病、因实而虚、虚实夹杂的过程。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对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具有重要作用。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不足,风寒侵入,七情内伤,郁结伤脾,所愿不遂,引起内脏腑功能紊乱,冲任气血失调,至气滞血瘀,邪毒蕴内,痰浊交凝,结滞乳部而成癌。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①正气内虚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前提及决定因素。②余毒未尽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键。③冲任失调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④血瘀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条件。⑤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过度劳累为乳腺癌复发转移不可忽视的因素。  
   乳腺癌术后患者或因手术损伤脉络, 耗伤气血, 气虚不能推动血行, 水湿停聚, 瘀阻脉络而形成气虚血瘀之证或平素情志郁结, 气血不和, 而术后损伤脉络, 瘀血内停, 以致患侧上肢肿胀, 属气滞血瘀; 或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日久化生痰湿, 且手术损伤血络, 离经之血外溢阻络。根据术后气虚血瘀的病机特点, 治疗以补气活血为基本原则, 综合临床辨证, 佐以利湿消肿、疏肝理气之法。
    宋爱莉教授认为乳腺癌的辨证治疗主要根据不同阶段和证候分为肝郁痰凝、冲任不调、毒邪蕴结、气血亏损等类型, 分别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调和冲任、行气活血, 解毒清热、化浊消肿, 益气养血解毒等治则, 适当结合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疗效肯定。值得提出的是乳腺癌的辨证论治, 没有统一的诊断和证型量化指标, 很难判断疗效。因此, 如何制定统一的证型和治法, 是今后的主要研究任务。
   从中药中寻找有效抗癌药物, 是多年来国内外探索的重点。近年来, 随着所谓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出现, 不仅从免疫、激素等角度出发找到间接影响癌细胞生存环境的方法, 而且已在活血化瘀药、扶正药、清热解毒药等药物中发现类似因素。另外, 中药对癌症其他方面的作用也受到重视。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证实的抗癌中药有: ①扶正固本药: 枸杞子、灵芝、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猪苓等。这类药含锗、硒等微量元素,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活化自然杀伤(N K) 细胞, 诱发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达到抗肿瘤作用。②温阳类药: 肉桂、仙茅、菟丝子、锁阳、黄精等, 有提高机体体液免疫能力, 促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③滋阴类药: 鳖甲、玄参、天冬、麦冬、沙参等, 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作用。④健脾益肾药: 党参、白术、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淫羊藿等, 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 控制启动诱癌作用, 提高细胞内cAM P和c肉芽肿性乳腺炎 P 比值, 逆转癌变, 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促进骨髓增殖, 增强机体内分泌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⑤活血化瘀类药: 红花、赤芍、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等, 这类药具有直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作用。鸡血藤、丹参等与喜树碱或CO P 化疗方案合用, 有增效作用, 尚能改善微循环及机体高凝状态, 降低血小板粘附聚集性能,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强纤维溶解性, 改变血液流变性, 提高血流量, 增加血管通透性, 改善瘤体血流和氧含量, 提高对放射治疗敏感性, 有预防肺纤维化等作用。⑥清热解毒类药: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穿心莲、重楼、蒲公英等。实验研究证明, 这类药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抗癌及抑癌作用, 能清解癌肿产生物在体内的积滞, 中和毒素, 防治感染, 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巨噬细胞作用, 控制肿瘤发展。⑦软坚化痰类药: 蟾酥、蜈蚣、瓜蒌、山慈菇、黄药子等。此类药能改变或干扰癌细胞的增殖条件和生活环境, 起抑制或削弱癌细胞生长能力、减少或控制恶性肿瘤周围炎性分泌物的作用。从山慈菇提取的秋水仙碱注射液, 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抗癌针剂。⑧复方中药: 小柴胡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人参汤、补益气汤、猪苓汤、六君子汤等, 均从多方面、多角度起着较好的抗癌作用。如日本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具有增强抗体形成及增长N K、LN K 细胞活性的作用, 通过活化因子激活巨噬细胞起抗癌作用等。如十全大补汤,可通过大分子活性物质, 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作用而产生增强各种免疫反应的功效。并证明对丝裂霉素的毒性有很强的对抗作用。
    随着抗癌中药的广泛应用, 尤其大量的注射针剂研制成功及应用推广, 探索出了多种治疗乳癌给药新途径和方法。例如用鸦胆子制剂静脉应用治疗乳腺癌, 采用介入技术, 选用新制剂和康莱特(薏苡仁提取)、榄香烯乳(莪术提取)、岩舒(苦参)、赤芍801 等静脉及肌肉注射剂, 使其在乳癌局部药物浓度提高, 加强疗效。还有医者在B 超引导下, 用榄香烯乳针剂直接注入癌肿组织中, 该药物为莪术提取物, 莪术挥发油中莪术醇、莪二酮为抗癌有效成分, 用其注射癌灶局部, 可引起癌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萎缩和溶解, 在癌巢边缘形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包围, 或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及新生毛细血管进入癌巢等, 从而达到抗癌作用。由于某些新技术的应用, 中药治疗乳癌已突破传统给药途径, 并逐渐被拓宽推广。
   导师认为乳腺癌是机体正气虚弱、外邪入侵导致气血瘀滞、邪浊交结之结果, 为正虚邪实之证, 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气血两虚、毒邪蕴结, 采用扶正固本法、活血化瘀法、化痰软坚法和解毒散结法治疗, 常用中成药有贞芪扶正胶囊、槐耳颗粒、平消胶囊、康赛迪胶囊、小金丸等。结果表明, 这些中医治法和方药, 对乳腺癌术后防止复发、转移, 或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作用。
   随着乳腺癌治疗理念和标准方案的更新, 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不断改变。保乳手术和术后辅助放疗照射野的缩小以及生物靶向治疗正在不断减轻对全身的损伤程度, 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要求。不仅局限于防治化疗不良反应, 更需要:(1)控制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2)对转移淋巴结微环境的调节作用;(3)增加化疗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4)多层次、多靶点调节病人精神状况— 内分泌— 免疫功能的生物机能。对这些切入点的探索是延长转移性乳腺癌带瘤生存期的关键问题, 也是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发展目标。目前, 临床出现肿瘤疗效评价新的指标:病变进展时间、患者临床受益率、肿瘤缓解率等, 为评价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典型医案
患者杜某,女,62岁,以“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7月,乏力、气短”就诊,现病史:术前肿块位于左乳外上直径约2cm,于山东省立医院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级,S2*1cm,腋窝淋巴结13/29查到转移癌。免疫组化:ER(+)、PR(—)、CerBb-2(+)、P53(+)、K;67›20%。F;SH无扩增。术后行AC-T化疗方案8周期,放疗1疗程。放化疗期间应用胸腺肽共约60余只。行PET-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现患者神疲肢软,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肢肿倦怠。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细。体格检查:左乳缺如,术区未扪及占位,右乳腺体质韧,散在结节样改变,未扪及肿块,右乳头(—),双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中医诊断:乳岩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
西医诊断:左乳腺癌术后
治    法:益气养阴
处    方:八珍汤加减。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熟地20g       当归10g    白芍30g    山药15g
鸡内金30g    山楂10g      陈皮12g     砂仁12g
丹参15g      太子参15g    佛手12g     酸枣仁30g
远志15g      薏苡仁15g、  甘草6g。
                           共14剂,日一剂,水煎服。
         芪连扶正胶囊。
复诊:
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心悸气短、自汗、倦怠均缓解,仍有时自觉身热、目涩目眩。舌尖红、苔少,脉弦细数。加女贞子15g、墨旱莲1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