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林慧娟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清眩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理论探讨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目前,我国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研究相对较少,VBI中医理论研究缺乏创新点,临床与实验研究亦多为低水平的重复。本研究在总结VBI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导师运用补肾祛风通络法治疗VBI的经验,提出VBI络病说,并就中医药对VBI血管功能的影响作出初步探讨。
一、 VBI络病说
  (一)VBI中医理论回顾
   1 传统医学对VBI的认识
祖国医学虽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运气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元时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病机应从风火立论。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他在《景岳全书•眩运》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阴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提出“血瘀致眩”,并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与肾水久亏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的体质及症候,辨证治之。此外,《医学正传》还记载了:“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陈修园将眩晕概括为“风”、“火”、“痰”、“虚”四字,在《医学从众录》指出:“总结前人理论,以为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而居,厥阴气逆,于是风生火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将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为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汪机在《医读》中提出:“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桃红四物。”杨仁斋则提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唐容川对瘀血致眩的病机作了更加详细的阐述,提出:“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通;血与水本不相离,血瘀必然导致水结,所结之邪聚于脾胃,上扰清窍,则头晕目眩作矣,故眩晕之根本在此血水之瘀结。”
  2中医研究VBI的近况
  2•1病因病机
  近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法滋[1]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血瘀阻、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气虚血瘀。黄立武[2]认为VBI主要由气虚血瘀引起,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虚致瘀,气血不足,脉通不利,清窍失养而发病。毛书琴[3]亦认为本病乃瘀阻脉络、脑窍,致气血不畅,气虚是促成血瘀的条件,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王国华等[4]则强调VBI发病在于瘀阻于内,络脉不通,清窍失养而致。刘灿康则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气血阴阳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李莉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虚阳上亢,痰阻血瘀脑络。崔俐玲[5] 认为眩晕之成因与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多脏受损,阴阳并虚,多痰、多瘀、多风的病理变化有关,其中尤以脾肾虚衰为主。乃因先天之肾渐衰,精血亏损,肝肾阴液不足,筋骨软弱,无以充髓海;后天脾运不健,聚湿成痰,血运无力而瘀血内停。一旦外因诱发,阴不敛阳而虚阳浮越,化风挟痰瘀上扰巅顶,瘀阻脑络,此为本病发病之机要。脾肾不足,痰瘀阻络,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是其病理特征。
  2•2 临床治疗
  2•2•1 辨证分型论治
  庄纪平[6]将眩晕分为三型:气滞血瘀、髓海失养者用自拟方(当归、僵蚕、赤芍、川芎、红花、血竭、全蝎、葛根、生黄芪、丹参、草决明、生山楂),气虚血瘀、清阳不升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黄精、丹参、桃仁、升麻、赤芍、川芎、当归、红花、柴胡、炙甘草),脾气虚弱、痰瘀阻滞者用自拟方(党参、丹参、益母草、大黄、红花、生甘草、制南星、姜半夏、焦白术、赤芍、桃仁、石菖蒲)。刘国安[7]辨治本病分为七型,气虚血瘀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挟痰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虚肝郁型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勾藤饮加减,心脾两虚型用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合吴茱萸汤加减,肝阳上亢型用天麻勾藤饮加减。李飞跃[8]等总结李国衡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将其分成肾虚肝旺型、气血两虚型、气血瘀滞型、痰湿阻滞型;肾虚肝旺型予益气通脉汤(生黄芪、太子参、生白芍、枸杞子、女贞子、桑葚子、绿豆衣、制首乌、菊花、穿山甲、毛冬青)加减;气血两虚型以八珍汤加减;气血瘀滞型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痰湿阻滞型用温胆汤加减;并用手法治疗及煎渣捣碎外敷,疗效较好。
  2•2•2 基础方加减治疗
  2•2•2•1 气虚血瘀论治  毛书琴[3]认为VBI主要由气虚血瘀引起,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以补阳还五汤煎剂治疗30例,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6%。黄立武等以黄芪注射液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0例患者,总有效率98%。
  2•2•2•2 肝肾痰瘀论治  李莉[9]等以镇眩汤:熟地、山药各25g、川牛膝、川芎、鸡血藤、葛根、陈皮、地龙各15g、赤芍10g、蜈蚣2条(研末冲服)、全蝎、制南星各10g治疗本病患者41例,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较优。蒋建良以滋肾平肝化痰通络法(山萸肉、枸杞子、天麻、钩藤、龙骨、牡蛎、鸡血藤、威灵仙、半夏、陈皮)治疗VBI 50例,总有效率90%。王子平等用通脉定眩汤(鸡血藤、葛根、钩藤、枸杞子、沙苑子、泽泻)治疗VBI 40例,总有效率97.5%。西比灵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0%,中药断药组40例总有效率35%,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业芳将颈型眩晕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予化痰活血益脑方(云苓、泽泻、半夏、竹茹、陈皮、枳实、天麻、白蒺藜、川芎、枸杞子),缓解期予健脾益肾养血方(党参、云苓、白术、杜仲、熟地、山萸肉、陈皮、甘草)取得良好的效果。
   2•2•2•3  肾虚论治  崔俐玲[5]认为VBI的病机以脾肾虚衰为主,治以星芎聪明汤(胆南星15g、川芎15g、葛根20g、太子参30g、蔓荆子15g、天麻粉3-6g、赤芍15g、甘草5g)随证加减,与对照组(尼莫地平20毫克,日3次)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蔡美明等以建瓴汤(山药、生地、熟地、白芍、柏子仁、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治疗老年性眩晕总有效率88.9%。李曼慧以杞菊地黄丸治疗VBI31例,总有效率96.7%。
    2•2•3  静脉针剂的应用
  近年来活血化瘀之静脉制剂逐渐用于VBI眩晕的治疗,黄立武[2]以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共50例,总有效率为98%。张学良等以灯盏花、罗陆一以葛根素、张仲明以腹蛇抗栓酶治疗本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VBI络病说
VBI临床多表现眩晕、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入络入血等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络脉病变的范畴。
1、 络病说源流
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说认为,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和血络等内容,络病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络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渗化失常,最终出现络脉瘀滞,痹阻不通的一类病证.络病学说形成于先秦,《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循行、生理、病理和治疗。至汉张仲景发展了这一理论,对部分络脉病证进行了理法方药的研究。《金匮要略》中虚劳、疟母、阴狐疝、腹痛、月经不利等证的病机与络脉瘀阻有关,并用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蜘蛛散、下瘀血汤、抵当汤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叶天士称赞仲景用虫蚁蠕动之物以搜剔络邪,“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治经千百,历有明验。”“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之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临证指南医案》)”朱丹溪对络病学说也有发展,指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并提出用吐法等以化痰通络。络病学说在清代达到了顶峰,医家喻嘉言、叶天士、王清任、林佩琴、唐容川等人,均是络脉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尤其是叶天士,在杂病方面善于治络。他首先明确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理论,阐明了络脉病证的病因病机,认为风、寒、湿、热等邪蕴结脉络,或情志、劳倦、跌仆等损伤脉络,或久病入络,导致络中气滞、血瘀、津凝或络脉损伤所致,并创立了辛味通络诸法,有理气、化痰、活血等通络法。同时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主张用药宜活泼,忌呆滞,“滋阴腻浊”均与络病不宜,主张在补而不腻的方药中“另讲通络之义”。王清任将补气与活血结合运用于通络法中,其立论依据是:“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并由此得出结论,气虚多导致血瘀阻络的病机变化,创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痿瘫等病证,多有良效。唐容川从血证方面对络病学说进行了阐发,提出了“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的著名论点。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前人经验,从络病学说探讨VBI的中医病机和治疗。
2、肾虚血瘀、络阻风动为VBI基本病机
 近年来,众多医家对VBI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多数认为本虚标实为其本质。我们认为,VBI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络阻风动。本虚以阳气亏虚为主,涉及肾、心两脏,其中又以肾虚为重,肾虚为本病产生的始动因素。标实是在本虚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瘀血痹阻络脉、风气内动为标,因虚致瘀,因虚成风,因瘀成风是本病的特点。
(1)肾虚为VBI始动因素,血瘀、风动为VBI基本病理改变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记载了女子以七、男子以八为基数递进的生命规律,全面阐明了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机体生、长、壮、已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的出现不可避免。VBI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腰膝酸软等与肾虚有关的症状。《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指出肾虚致眩。张景岳认为:“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并列出左归、右归等相应方剂。陈修园认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为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进一步论述了肾虚致眩的理论。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言:“气虚眩晕之症:气虚即阳虚也…气虚眩晕之因:大病久病后,汗下太过,元气耗散…气虚眩晕之治:…肾气不足,都气丸;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肾气丸加鹿角胶为丸,摄伏降之。古方用一味鹿茸,浓煎服,治真阳虚者最效。”提出阳虚致眩的理论及治法。
肾为水火之源。肾中阳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对脏腑经络中的阳气具有温煦、蒸动的作用。心之阳气为血液运行之动力,能够推动、温煦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肾阳久亏,势必影响心阳,导致心、肾阳气亏损,无力行血,最终引起络脉瘀阻,形成络病。如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常作为病因而阻滞入络,加重病情。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久病,致肾元亏虚,肾阳不足,无力温养心之阳气,心阳心气不振,血脉失于温养,鼓动无力,血运不畅,日久致瘀血内停,阻滞络脉,如清•韦协梦《医论三十篇》中所言“气不虚不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亦云“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肾阳亏虚,脑失温养;兼之瘀血内阻,脑络不畅,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窍失养,则出现眩晕、耳鸣等VBI的症状。由此可见肾虚是VBI产生的始动因素,血瘀为其最直接的病理产物。
  中医学认为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眩晕、动摇、抽搐、振颤等病理反映,均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对于风气内动的论述,祖国医学偏重于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动风,但阳虚亦可生风。阳主动,阳虚本当无力以动,但当阳气亏虚,不能温养脑窍、筋脉,即可出现眩晕、肢麻、筋脉拘急而动,此为阳虚动风。阳气不足病涉多脏,如中焦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手足筋脉失于温养,可拘挛为病,此为脾阳虚而生风。《太平圣惠方》记载:“夫肝脏虚损,气血不荣,内伤寒冷,致使两胁胀满,筋脉拘急,四肢厥冷…是肝气不足之候也”此为肝气、肝阳不足而生风。阳主化气行水,阳气虚衰,水气不化,寒水内停,浸渍筋脉,亦能生风。《伤寒论》言:“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僻地者”即为寒伤阳气,水气内停,虚阳动越而生风。《金匮要略》谓:“皮水为病,四肢肿,水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亦由阳气不振,水气内停,筋脉失温之故。VBI临床表现以眩晕、眼颤为主,体现了风性主动的特征。本病发作呈阵发性,具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特点,说明本病具有中医学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指出外感风邪亦可致病。因此,VBI无论从症状、发病特征、发病诱因方面均与风邪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久病成瘀,久瘀生风”,肾虚血瘀日久,血运不畅,瘀血阻滞脑络,清窍失养则眩晕、耳鸣;瘀血阻滞于肢体,肌肉脉络失于濡养则肢体麻木,由此产生风动的症状。
  由此可见,因虚致实,络瘀风动是VBI基本病理改变。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阴平阳秘被破坏则是发病的内因。
(2)久病入络是VBI病情发展的基本规律,虚、瘀、风并存为其病理特征
   络脉具有多层次性,且分布广泛,如《灵枢•••••••脉度》所言:“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络脉纵横交错,从大到小,呈树枝状、网状广泛分布在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是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汇聚气血之处,故病理上也是邪气侵入、流传、舍居、外出的道路和门户,这就决定了络脉易病。一旦邪客络脉,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渗灌失常,导致瘀血滞络,形成络病。络病病理特点表现为:病位多层次性,病机趋同性;络病多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处,久病必瘀闭”;其病程长,多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叶氏有言“经年累月,邪气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多年气衰,延至废弃沉疴。”络病病势缠绵,难于速去,叶天士认为络病因“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吴鞠通则进一步指出络病为“久而不散”之疾。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某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VBI、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等,其发病机制与中医学“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颇有相似之处。林慧娟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认为VBI为久发频发之疾,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入络入血等临床特点,符合上述络病基本病理及临床特征,故属络脉病变。VBI日久不愈,肾元亏虚,阳气不振,经气之伤渐入血络,络脉失和,血失通利,瘀阻络道,如《素问•••痹论》所言:“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叶天士亦云:“三年宿恙,气血暗消,但久必入血”“凡久恙必入络”,故久病入络是VBI病情发展的基本规律。“血主濡之”,血为气之母,邪客络脉,血运不畅,瘀血内停,气血精微濡渗不畅,机体失养,脏腑经络功能失职,日久延虚或使虚者愈虚,出现因虚致瘀,因瘀致虚的恶性循环,使病情更加复杂。若瘀血阻滞脑络,清窍失养;兼之肾虚无力温养脑窍,则会出现眩晕等风动的症状,如《证治准绳•••杂病•蓄血篇》所说:“百病由污血者多”。由此可见,在VBI发病的过程中,久病入络与久病多瘀、久病多虚共同构成一组相互关联的病理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叶天士“久病入络”说揭示了VBI病情发展的基本规律,络脉瘀滞为其病理基础,虚、瘀、风并存为其病理特征,并由此导致VBI经久难愈,渐成痼疾。
  (三)补肾祛风通络为治疗VBI的有效方法
   如前所述,现代医家对VBI的研究多样,治疗上或从气虚血瘀论治,或从肾虚论治,或从肝肾痰瘀论治,但研究重点偏重于气虚血瘀。诸位医家在治疗VBI的过程中多选用通络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从未系统的将络病与VBI有机的联系起来,未做到运用络病理论有效的指导VBI的临床治疗。林慧娟教授总结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根据VBI久病入络,络脉瘀滞,虚、瘀、风并存的的特点,结合叶天士“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当以通补入络”的论述 ,依据“久病延虚,攻邪须兼养正” 的原则,融合“治血先治风,风行血自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方法,提出补肾祛风通络为治疗VBI的根本大法,其中温肾益气以治本,祛风通络而治标,共为治疗VBI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凡久病正虚,邪滞络中,补法仅能填络之虚,不能祛蕴伏之邪。故在治疗中注重通补结合,风血同治,使通不致虚,补不留邪,祛风通络,而达扶正祛邪之效。瘀凝常致络病,故有医者以为活血理气为治疗络病之大法,导师认为“理气逐血,总之未能讲究络病工夫”,将通络法与单纯的活血化瘀法区别开来,在温肾阳、助肾气的基础上,结合取类比象、藤类入络的原则,采用藤类药物通经络、走经脉、去除风邪、通达血行的功效,同时根据《内经》中:“辛甘发散为阳”的论述,结合叶氏“络以辛为泄”“辛味通络”的著名论点,利用辛味药物的宣通行散作用,来疏通痹阻不通的络脉,引经通络,符合叶天士“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以辛香缓通”的治疗原则,使阳气充足,血运有力,络脉通畅,邪去而正安,脑窍得养。此处之通字,不可理解为攻下、通利,而是通畅,调和气血之意。总之,在温肾益气的基础上,注重选用辛香宣透之祛风通络的药物,从而起到风药直接治血、风药畅气、祛除诱因之效,使风祛、瘀除、络通、清窍得荣,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地起到综合性治疗作用。为此,我们确立了对VBI补肾祛风通络之治疗大法,并在临床设立中药清眩颗粒(肉桂、海风藤、黄芪、川芎、沙苑子、天麻、三七、女贞子)治疗VBI30例,同时设银杏叶片对照组30例,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