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医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薛一涛教授 典型医案 详细

心瘅病案-心得体会

2021.10.0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中医学将病毒性心肌炎归于“心悸”、“怔忡”、“胸痹”、“虚劳”、“温毒”、“温病”等的范畴。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病名定义中以“心瘅”病名概之。《外台秘要》卷四:“心瘅,烦心,心中热。”。丁师认为,本病正气亏虚为本,邪毒入侵、内蕴于心为标,病机为虚、瘀、毒并存,临床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后遗症期,不同时期,治疗原则不同,应辨证辨病相结合。本案病人系青少年,病程迁延,处于后遗症期。一诊时自汗,乏力,喜深吸气,活动后心率加快,纳差,大便干,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数。此乃气血双亏的表现。病因病机为正虚之人,感受外邪,久治不愈,更伤正气,脾胃气虚,生化乏源,血亏津枯,心神失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经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等。脾虚则精气不足,血枯津亏,心神失养。故丁师治疗本案以健脾胃、养心气、补气血为主。一诊获效后患者仍存心烦、多汗等症状,分析此为血虚阴亏火旺之象,故去温补之肉桂,加黄连、青蒿、连翘以清热泻火解毒。三诊时因患者表现心烦、喜叹息,故再加丹皮、杭芍以清热解郁;四诊时因患者足底出汗较多,夜间甚,调整处方,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为治疗原则,而泻火之剂选择入肾经的知母、黄柏。本案二诊、三诊及四诊时皆以清热泻火为治,但三次皆有不同。二诊以清中、上两焦风热为主,偏于走表;三诊加用清热解郁之品,以清肝经之郁火;三诊以清肾火为主,偏于下焦。丁师擅长清热泻火,临床应用随症变化,并非千篇一律,本案可见一斑。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