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单秋华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调神治神并施,立疏肝调神针法

2020.05.20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治神调神并施,立疏肝调神针法
 
 
 
一、理论渊源
神是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是对人体脏腑、气血、津液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针刺要取得疗效,必本于神。《灵枢·本神》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能》曰:“用针之要,勿忘其神。”都明确指出针刺必须以神为根本,强调了神在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单秋华教授学宗《内》、《难》,认为针刺疗法的关键是“治神”,针刺治神能得气,使得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单秋华教授针刺时的治神理念主要体现在治医者之神和患者之神两个方面。
《黄帝内经》中对于“神”的多篇论述,是单老师“治病先治神”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单老师“治神”的常用针灸处方之中,“四神方”是在实践中创立;“开四关法”是单老师对广大针灸医师常用的四关穴在临床应用于“治神”方面的深刻、独到的体会;“五脏俞加膈俞方”、“督脉十三针方”是根据内、难理论,在继承金针王乐亭临床经验基础上的发扬创新。
    单老师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凡刺之本,先必本于神”等论述,充分认识到“治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性。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认识到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重要外在表现,进而提出临床上,既可以通过针灸“治神”,帮助调整、恢复脏腑功能,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又可以通过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改善人体精神、情绪的目的。
    “治神”之理既明,然“治神”之法何来?单老师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精神内守、情绪安定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继而认识到通过针灸治疗使患者的精神安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据此在临床中逐渐摸索出“镇静安神”的针刺方法,创立了由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组成的针灸“四神方”,不仅是治疗与精神、情志因素有较密切关系疾病的主方,临床对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均在“治神”基础上进行治疗,常获满意疗效。其原理在于通过针灸“治神”,令精神安定内守,真气从之,脏腑功能得以调整与恢复,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针灸“四神方”是体现针灸“治神”理论的重要基础性针灸处方。
    单老师还拓展了传统针灸处方应用范畴,用于针灸“治神”。单老师对于针灸“开四关法”有深刻的认识,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和《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理论,指出四关穴的合谷与太冲分别是大肠、肝之原穴,二者分别属阳主气、属阴主血,一上一下、一阴一阳,合而用之,可调阴阳,使神内藏。临床可有效地用于镇静、止痛、急救,发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功效,常可配合“四神方”应用。
单老师还深入挖掘“三神穴”和“疏肝调神”两个针灸处方的内涵,通过调节脏腑功能、调节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功能,达到“治神”的目的。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方属于王乐亭治疗中风病的“中风十三治”之一,原本治疗中风后遗症,五脏虚损,阴阳、气血俱亏诸症。单老师根据内经“五脏藏神”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神之目的,将其广泛用于久病、虚证为主的精神、情志疾病,形成了“神肾安神”法。“督脉十三针”方是王乐亭治疗瘫痪病的主方,也是“中风十三治”之一,也可用于癫狂痫、痹症等。单老师根据《难经·二十八难》督脉循行“入属于脑”理论,将督脉十三针扩展应用于癫痫、帕金森氏病、失眠、儿童多动、抽动、自闭症等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心烦、失眠、多动和癫痫等疾病症状,发挥“重镇安神”作用,形成“重镇安神”法。
     肝主疏泄,调情志,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情志之调节与肝关系密切。肝为气机之本,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则神明自安。若疏泄失常,肝气郁结或亢逆,气血失和,则见精神失常,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神明受扰,若肝失藏血,则神失所养。故疏肝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手段。
    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藏之神既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又掌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精神情志致病,易伤心神,而致脏腑气机紊乱,故调理心神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根本方法。
    脑为奇恒之腑之一,《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明代李时珍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说明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精、气、神之所在。故调理脑神,益脑补髓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肾藏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说明脑的各种机能活动与肾藏精生髓有着密切关系,故补肾益精填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心与肝、脑、肾关系密切。心藏神,肝主疏泄,畅情志,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心主之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五脏之神藏于五脏,总由心和脑来调节和控制;心藏神,肾藏精,精化气生神,神为精气之主,心肾相交则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有效方法。疏肝是调神的前提,气机疏通,气血调和,才能更好地调神。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实则泻其子”,调心有助于疏肝。调神是目的,其中调理心神为根本方法。由于心脑相通,调心可以调脑,调脑可以调心,故调理脑神亦为治疗上述精神、情志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二、选穴组方解析
     1、经脉理论      
    《素问·骨空论篇》中督脉“贯脊属肾……交巅上,入络脑……挟脊抵腰中,入循普,络肾”、《难经·二十八难》中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且督脉与任脉相接,与冲脉同出一源。故通过调理督脉可调整阴阳,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位于督脉上的穴位百会、神庭、印堂及经外奇穴四神聪,可以安神益智,健脑调神,益髓充脑,可以治疗精神、神志疾病。
    《灵枢·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四神聪的左右两穴旁通足太阳膀胧经;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由此肝脑相通,太冲位于肝经,不仅可以疏肝调气,还可以开窍醒神;胆经循行至头部,与肝经相表里,胆经穴位本神亦可以疏肝调神。故诸穴合用,达到疏肝调神之功,可治疗精神、神志疾病。
    心包络代君受邪,心有病多取心包经穴。内关为心包经穴,可以调心安神。心包经“主脉所生病”;三焦经与之相表里,三焦经“主气所生病”,故内关又可通血脉,调心气,统调全身气血。由于心脑相通,内关在调理心神的同时可以助复脑神,共同治疗精神、神志疾病。
     2、气街、四海理论
    《灵枢·卫气》:“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指出脑为头部气街,为髓海,脑气输注的部位上在头盖部位百会穴。头为精明之府,又为诸阳之会,故头部输穴可以调理脑神,进而调心神,脑神心神共治。
    3、腧穴特性
    百会为三阳五会,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及肝经的交会穴,位于巅顶,可平肝熄风,升清阳以醒脑安神。印堂具有醒神清窍之功。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主治心胸疾病,还可通相维系的六阴经与内脏相联系。太冲为肝之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故太冲可疏肝理气。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可健脑益智;神庭为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为神居之庭院,可引阳入阴,使阴阳调和;本神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发,足少阳、足太阳、阳维之会,通过膀胱经与肾相关联,且胆主决断,为中正之官,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调之胆经本神。四神聪、神庭、本神作为一个穴组,因其善治精神、神志类疾病,又均以神命名,效果显著,被称为“三神穴”。三神穴均与肾、脑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镇静安神,醒脑开窍,调神益聪。
    综上所述,从经脉理论,气街、四海理论和腧穴特性三方面可以说明针刺所选穴位组方有其理论依据且操作方便,组方精炼,为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的有效处方,临床应用于偏头痛、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小儿脑病等。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