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隗继武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脾胃病发展史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都对此有精深的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脾胃学说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战国时期、汉朝时期、唐宋金元时期、明清四个阶段,它不仅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具体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对治疗脾胃病方药的记载。《内经》一书对脾胃的认识较为全面,不仅记述了胃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还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病的机理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脏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难经》又再次对脏腑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挥,如《难经·四十二难》:“脾裹血,温五脏”。汉代张仲景尤其重视脾胃,其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贯穿于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如《金匮要略》开篇所提:“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唐代孙思邈提倡食疗,他主张通过脾胃的运化作和,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宋金时代的医家对脾胃均很重视,尤以李东垣为著。李东垣师承张元素,著有《脾胃论》一书,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他认为,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脾胃虚弱则九窍不通。明清时期,李中梓、叶天士等人的研究使脾胃学说更趋完善,尤其叶天士创立了胃阴学说,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广大脾胃病工作者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梳理中医文献,归纳诊治经验,同时采用现代化方法,深入研究脾胃病的内涵本质,探讨规范化治疗方案,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以及疑难病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总而言之,脾胃学说作为一个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的学科,其学术发展一直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前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