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王静波教授 传承动态 详细

带着感情当医生

2017.10.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带着感情当医生
    王静波(1950-   ),山东莱州市人。197l年3月进入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学习, 1974年8月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6年12月至1984 年12月任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眼科教研室助教; 1985年1月至1991年2月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教科主任、主治医师; 1991年3月至今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眼科副主任、主任职务。从事中医眼科专业医教研工作40年。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衣元良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医五官科专业委员会第二、第三届主任委员。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弱视、结膜炎、角膜炎及各种眼底疾病。主持设计科研课题6项,完成科研课题5项,并分获省厅级二、三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 主编、副主编著作7部, 参编著作9部。
 
 
幼年志向潜心学医
    中学时代的一堂语文课上,“你的志向是什么”的作文题目摆在的十几岁的我的面前。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尚处在一种要解决温饱问题的状态下,没多少未来的路可供选择,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写下了:“我的志向是当一名医生。”当时就认为“治病救人”是最崇高的职业。
    命运给了我美梦成真的机会。1971年,作为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我被推荐进入了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学习中医。三年的学习生涯,我很珍惜,从不轻易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每天学习到晚上的熄灯号吹起,然后躺在开始静谧下来的黑夜中回味一天的所得,也使一身的疲乏安歇在睡梦中。我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我以后是要给别人看病的,我要是学不好,万一哪一天出现了失误,那得给病人带去多大的痛苦啊!1974年,我从山东医学院顺利毕业,留在了山东医学院的眼科教研室做老师,到1985年,又进入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医教科主任一职。
   相较于临床医生的辛苦和奉献,医教科主任的职位实在算是安逸平稳了,但六年之后的我还是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有些难以理解的选择:到眼科一线工作。不做医教科主任不是放弃,而是我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眼科医生的开始。想起当年的决定,我从没有丝毫后悔。而我也庆幸,多亏那时无悔的选择,使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眼科医生。
从主任“降格”成为一名普通医生,从行政管理到临床一线,这对我来说,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技术上说,这样的转折并没有产生什么落差。在我还做医教科主任的时候,医院眼科医务人员正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年轻医生很少。而我正年轻,也是干事业的时候,所以,科里有什么手术,老主任总是会喊我一起上台。我也会定期在眼科看门诊,个人订阅了中医、西医眼科各种杂志,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翻翻眼科杂志,那时的眼科,就是工作的第二“阵地”。六年来的“不放松”,使得在跟随衣元良老教授学习时没有感觉多吃力。
    衣元良老教授是著名的中医眼科专家,也是全国第一批师带徒传承的名老中医。1991年,因对眼科的热爱,我郑重地向衣老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以精勤不倦的态度再次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年学习生涯。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也从此开始真正以一名眼科医生的身份展现在患者面前。南怀瑾在《南怀瑾谈心兵难防》中说:“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能做好。”到如今,从事中医眼科专业医教研工作已跨进了第40个年头的门槛,兢兢业业治学,谨谨慎慎医病,是几十年来未变的坚持。
    现在的我还是每天要看书、要学习,这不是一种迫不得已,而是已经成为一种追求习惯。为了学习,已经年过花甲的我手机上开通了微信,“齐鲁青光眼论坛”“国际眼科时讯”“尖峰眼科”等,都是我每天所高度关注的。这样就能随时了解眼科发展新动向,毕竟这一块儿的学习是终生的。
 
热爱眼科潜心研究
    工作中的门诊、病房、教学、科研的循环几乎成了我几十年全部的记忆。与专业研究人员相比,大夫做研究更难。这是我的真实体会,大夫太忙了,要看门诊,要查病房,还要教学,然后才能挤时间做研究。母亲在世的时候,总说我:“你怎么这么忙?整天加班。”但为了我热爱的这份事业,我始终无怨无悔。
    在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初期,各种设备都比较落后,没有足够资金买先进医疗、科研机器,但作为眼科发展的必须,我们不断提出申请,医院也努力调度经费,那时候是真不容易啊,我们都是创造条件搞科研。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医院的眼科在中医眼科界声誉鹊起,几十年下来,在中医药治疗小儿弱视、青光眼、葡萄膜炎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近十余年又主要对小儿弱视、青光眼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方药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继承衣元良老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首先对衣老应用30余年的处方“视明宝”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观察了各年龄组患儿“视明宝”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结表明,基本治愈率为73.2%,有效率为96.3%,治愈后三年视力保持在0.9以上者占88.1%。该研究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是无人涉及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药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课题也获得了1995年山东卫生科技二等奖。
    不过,虽然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充分证实了“视明宝”的开发价值,但由于中药汤剂服用不方便,不利于推广应用,我们也陷入了为难境地。到底该怎样使这项工作更有意义?我们与山东中医药研究院协作,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处方中各味药主要活性成分的性质,确定了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将汤剂改为颗粒冲剂。完成了冲剂弱视治疗观察,其临床基本治愈率为72.6%,有效率为94.7%,与汤剂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而“视明宝颗粒治疗弱视研究”课题也获得了2004年山东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期我们课题组又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探明了中医药治疗弱视的机理,这些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全国中医眼科是被公认的,集合了在各学科、各领域全国领先的知名专家编写的《今日中医》之分册《今日中医眼科》,特别邀请我撰写了“斜视、弱视”章节,而此后的新世纪本科生全国统一教材“弱视”章节也是邀请我们编写的,并且采用了我们对弱势的辩证分型及治疗方案。
 
益气养阴独特见解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不可治愈性的,而且在提高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的视功能和预防其术后眼压再升高方面,目前仍然没有有效、可靠的方法。如何保护和提高青光眼病人的视功能是每一个此眼病患者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大量研究,用“益气养阴开窍”治疗青光眼取得初步成效后,便立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此治疗方法对中晚期青光眼的提高视力、稳定眼压、扩大视野都有很好的作用,青光眼全国重点专病的研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列为青光眼中医辨证的主要证型之一。可以说,“益气养阴开窍法”开创了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独特思路,在国内尚未见到同类研究报道。对于中晚期青光眼“益气养阴开窍法”的提出,源于我个人多年来对青光眼的一些认识和分析。
1、治疗手段的变化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急性发作是造成目盲的急症,目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多以缩瞳药及局部全身降压西药为主,因其能在短时间内降低眼压,控制症状。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曾有“丁公藤碱”、“槟榔碱”等中药滴眼液问世,但因与毛果芸香碱比,无优势及开发利用未被临床广泛应用,其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另外,现代西医手术方法的改进,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亦使能早期就诊的青光眼病人避免了目盲的发生。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开展,许多中医师掌握了青光眼手术技术,辩证治疗因其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在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已被弃用,仅在手术后或视功能严重损害时应用。
2、中医治疗青光眼治则的变化源于治疗病种的不同如前所述,目前闭角型青光眼多用西药或手术治疗,而中药的治疗多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青光眼手术后或各种出现视神经萎缩、小视野的晚期青光眼等。本人认为,青光眼属中医“五风内障”“雷头风”“偏头风”范畴,对本病中医认识多为情志不舒致肝胆火炽,风火升扰,或由阴虚火旺等,其诱因与七情有关,多为气郁,日久化火,火动阳亢则风自内生。而引起阳亢还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肾水不涵肝木、心血不濡肝木及肺气虚不能制约肝木,土壅侮木等。又因瞳孔属肾,肝肾同源,肝肾阴阳偏盛,肝脾气机郁滞,痰浊内生,导致气血不和,目内气血阻滞,玄府闭塞,神水淤滞为患。所以肝经阴阳失调是主要发病机理。在其治疗上应分缓急、别虚实,辩证施治。病急者多属实证,风、火、痰饮为病,治当平肝熄风、清肝泻火、化痰降浊。病缓者,多属虚中夹实或虚证,以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肝肾亏虚为主。治疗多用养肝疏肝、滋阴潜阳、补益肝肾之法。对术后视神经萎缩、小视野等晚期青光眼,近年来多从益气活血、健脾利水治之,认为术后多有淤滞。本人认为,晚期青光眼主要是因为肝风耗伤阴液,阴虚阳亢日久,气阴双亏,气阴亏损,目之窍道无以为通,无物以养而视物不清,所以制定了益气养阴开窍治则。益气药可提高视神经的耐缺氧、抗损伤能力;养阴药可增加视网膜功能,提高视网膜敏感性,增加视网膜抗损伤功能。中医学认为,青光眼是玄府闭塞,而广义的“玄府”指所有窍道,目为肝窍,目内房水流通之道亦为窍道之一,《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疾品类不同候》在论五风内障病因时曰:“此病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本人认为,佐以开窍药可配合益气药开玄府闭塞之气道不通,与养阴药配合可通过开通之窍道以濡养眼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实验证实,滋阴药能改善血液中环核苷酸,能使甲高模型脑及肾中升高的β受体数降低。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断剂有降低房水生成率,增加房水流出率而降低眼压的作用。我们曾用本治则在临床对术后晚期青光眼的低视力、小视野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晚期青光眼的提高视力、稳定眼压、扩大视野有较好作用。
中医学以重功能、轻形质为特点,“神水”一词不仅指眼内水之形质,还包含维持此水正常生成和运行的多因素在内。因此,不能将消除神水淤滞单纯理解为机械性的提高眼内水液的排除量,而是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紊乱、消除眼内气血瘀滞、改善局部营养的作用。因此,中药治疗青光眼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心患者以心交心
    带着感情做医生,是我取得患者信任的根本。我给他们治疗,他们就是我的病人;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就是我的朋友。
    记着有一次,一个外地的患者晚上回家后,发现拿的药比病历上所写的要少,便给我打了电话。后来弄明白了,原来是医院从启用HIS系统后,病人交钱拿药的信息都在就诊卡上,这位患者开始使用时并不熟悉流程,也没有询问导医,药没拿全就回家了。但患者打电话时已经在几百里之外的家里了,来回拿药花钱不说,还耽误工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了医院,让一位学生陪着去窗口询问解决办法。但该窗口的药学人员告知,如果没有就诊卡,不知道具体的药物信息,就没法拿药。犯愁之际,一旁的另一位药学人员提了个醒:如果重新办一张就诊卡,将患者的信息调出,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一听,赶忙跑到挂号缴费窗口,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我只能排在最后面等着。排到后,却又被告之需要患者本人的准确信息,又赶紧和患者联系。一顿紧张的忙碌后,终于办好了一张和患者原就诊卡一样的新卡,然后又返回取药窗口继续排队,我已经忙的满头大汗了。患者是一个小孩子,先天性弱视,为了给她治病,家里求医问药已经产生了很大经济负担。加上孩子的母亲所在单位管理比较严格,请假困难,如果再跑一趟,既浪费时间,又多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我为她跑这一个多小时,免去她一天的奔波。拿到药后我让学生帮自己一个忙,尽早把药给患者寄过去,并坚持自己出邮费。
    还有一个家长给孩子看病,希望孩子不要耽误上课,说下课以后5点左右到医院,让我等她一下,但路上堵车,一直到7点多才急急忙忙赶到,她以为我一定下班走了,跑到诊室看见我还在等她,激动万分。病人在我眼里没有高低贵贱,全部一视同仁,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常常是晚上在电话中解答患者的疑问;为了不让需要按照病情变化调药方的患者来回跑医院,让患者把拍摄的眼部、舌苔及当地的检查结果图片发过来,然后再把调好的药方发过去。有的病人还替我着想,说:“你这不是把你的处方秘密都让别人知道了吗?”我说:“没关系,只要你们的病好了就行。”
    四十年的医生职业生涯,我认为就是在干一个良心活儿。其实患者是最讲感情的,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会对你好十分。我认为医患关系,就是件以心交心的事儿!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作为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培养了6名博士研究生,近20名硕士研究生,现在都是各个医院的业务骨干。最近见到毕业多年的学生,在下面干得很有成绩,我表扬她时,她说“没有给老师丢人吧?我可记住老师的话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给你丢人”,因为我常对学生说“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别给我丢人”。这当然指人品和学术两个方面。前几年遇到了一所眼科专科医院的院长,这位院长在了解到自己的医院几个技术过硬的青年医生竟是我的学生时,说道:“你的学生真是个顶个的棒!”我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有时身传重于言教,你的一言一行,他们会深深牢记心中,并将影响他们的终生。我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术上有所建树,还要求做人也要端正。学生跟老师上临床,要求他们一点一滴地学习,在门诊上碰到典型的病人会让他们仔细观察症状,再回去看书,然后下次上门诊的时候会提问他们。在病房查房之前,要求他们将每个病人的病例准备好,自己理解的,该做的检查做好。到了查房的时候进行提问,所以有的学生说怕我,我常说:“医疗本身就是严格的,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稀里马虎的。我的学生不能混!”我常以自己的点滴的严谨学术态度影响着学生,如为学生修改论文,最多的时候曾改到七遍。严以律己,督学严厉,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也才能为我们的中医事业尽一点微薄之力。我时常将自己认为好的学习资料推荐给学生,也将自己的成才之路的一些体会讲述给学生,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