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多源信息采集系统成果简介
2025.07.17一、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中医正骨多源信息采集系统
成果持有人:毕建平
联系电话:15168803773
邮箱:molly1209@126.com
所在部门:骨伤中心
知识产权状态:尚未申报,随时可以申报
知识产权持有方式:未明确
成果类型:■专利 ■软件著作权 ■医疗器械
二、所属领域
智能医疗装备/中医正骨现代化
三、成果简介
项目面向国家中医智能装备重大需求,以提升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为导向,聚焦中医正骨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医正骨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智慧。其传承是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一环。中医正骨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手法复位技术,这些手法是千百年来无数医家经验的结晶,通过师徒相传得以保存。这些手法往往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对许多骨折、脱位、筋伤等骨伤科疾病有显著疗效。正确的手法复位和固定,配合中药调理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和功能恢复,降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模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且易因传承人中断而失传。手法操作的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影响推广和认可。掌握精湛技艺的老一辈正骨医师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学习动力不足或缺乏系统学习途径。所以,保护传统中医正骨名家手法已成耽误之际。
中医正骨多源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传感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中医骨伤科辅助工具。它通过多维度、实时地采集正骨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革命性的提升。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量化“手感”经验:传统正骨依赖医师的“手感”和经验判断。多源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施术者手部的三维运动轨迹、施加的力度大小、方向、速度以及患者局部组织的生物力学响应。这使原本主观、模糊的“手感”变得可视化、可量化、可存储。
2、 建立“标准手法库”: 系统可以记录不同流派、不同大师的正骨手法操作细节,形成标准化的“数字手法库”。这为规范化教学和手法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减少因个人理解和表达差异造成的传承偏差。
3、 辅助新手学习: 学员在练习时,系统可实时将其操作数据与“标准手法库”进行对比,提供即时反馈,指出偏差所在,显著缩短学习曲线,提高训练效率和安全性。
4、 构建研究数据库: 系统能大规模、标准化地收集不同伤情、不同手法操作下的多维数据,为循证医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
5、 制定操作规范与标准: 基于大量客观数据,可以更科学地制定和优化不同适应症的标准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范围、疗效评价标准,促进中医正骨的规范化发展。
中医正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补充现代医学的不足并促进医学多元化发展。面对中医正骨传承危机,急需政府、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传承模式、加强研究、完善政策等措施,确保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持续造福人类健康。
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1、 名师手法数字化存档
2、 中医正骨数字化分析与研究
3、 沉浸式仿真实训
四、知识产权规划
尚未申报,随时可以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