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医疗卫生海外人才计划-美国高级访问学者、山东大学访问学者、“远航人才”培育工程骨干人才、国家第59批博士后基金获得者、国家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荣誉获得者、刘瑞芬国家名老中医团队骨干成员、师伟泰山学者团队骨干成员、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继承人、山东省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山东省中医药智库专家、中医规培督导专家库成员、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
主要研究方向:自博士毕业后,本人即于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已累积近20载的丰富实践经验。中医科作为全科疾病科室,涉及多病种、多领域,为深入研究各类疾病的诊疗方法提供优质平台。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本人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全科医学及深厚的康复医学背景,并熟练掌握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疗技能。
坚持中西医并重内外兼治的先进理念,深入研究并实践了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妇科系统疾病、男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内分泌疾病、甲状腺乳腺肛肠及皮肤等外科系统疾病以及常见肿瘤等各类疾病的保守及术后康复抗肿瘤治疗。并创新性采用针药灸熨综合康复方法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精准的针灸操作、合理的药物配伍以及科学的艾灸与熨法运用,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医疗过程中,本人始终秉持中西医结合理念,以内科疾病诊治为核心,以老年病及代谢内分泌疾病为特色方向,兼顾全科医学发展。专业领域覆盖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擅长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生殖系统疾病、肿瘤康复及儿科常见病,形成“自然整体系统疗法体系”,通过四诊合参结合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全周期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本人始终学习,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诊疗,结合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运用,以及脉诊,对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疗效,逐渐形成一套自然整体系统疗法体系,使患者享受到全方位系统整体调节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全科方向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系统治疗代谢内分泌疾病,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显著改善神经症状和保护靶器官功能。对于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和肥胖症患者,通过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的中药组方,结合个性化饮食运动指导,实现代谢指标的综合调控。在甲状腺疾病诊治方面,采用调肝理脾、软坚散结的治疗策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进行精准干预。
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擅长运用"益气活血、通阳宣痹"的治疗原则,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对高血压病(原发性/继发性)、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进行系统管理。特别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熏洗和康复训练,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针对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过补肾填精、活血通络的治疗方案,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擅长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冬病夏治"理念和三伏贴敷技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对慢性肾病采用益肾化浊、活血通络的治疗策略,延缓肾功能恶化。在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注重"健脾和胃、祛瘀生新",结合中药灌肠等特色疗法,促进黏膜修复。
多学科交叉领域
在肿瘤全程管理方面,擅长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为肿瘤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中医药调理。特别对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患者,通过术前体质调理、术后康复干预,显著改善手术耐受性和恢复速度。在放化疗期间,采用特色中医药方案减轻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周期。通过系统性的中医药干预,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诊疗目标。
在疼痛康复治疗领域,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腰椎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通过针药结合、内外同治的综合方案,显著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中风后遗症、偏瘫、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运动损伤等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功能恢复。
在儿科疾病诊治方面,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肥胖症、多动症/抽动症等常见病。针对儿童特点,采用温和有效的中药组方配合外治疗法,既保证疗效又确保用药安全。
在亚健康调理方面,擅长运用调理脾胃方案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由复杂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对反复感染、过敏性疾病、代谢紊乱早期、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通过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特别在HPV感染的治疗上,采用"扶正祛邪"的策略,结合生活方式指导,显著提高病毒清除率。
在外科与康复领域,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外伤及颅脑损伤后遗症、脊柱侧弯、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在肺部手术后肺部康复、产后康复等专科康复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中药调理配合现代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的康复服务。
因此,本人在中医全科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始终秉持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帮助他们全面恢复健康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本人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推动中医全科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妇科方向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闭经、痛经、经间期出血、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经期前后身痛腰痛、HPV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囊肿、外阴白斑、胎盘植入、盆底疼痛综合征、盆腔器官下垂脱出综合征、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胎停育后子宫内膜和卵巢保养调理、助孕保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不足,产后身痛、产后虚弱等产后疾病助其快速产后康复,擅长治疗男科不育症,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男性HPV感染、男子少精弱精症等男性不育疾病。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IVF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试管婴儿)、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夫精人工授精、供精人工授精、胚胎冷冻保存和复苏等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擅长运用中药调周疗法(四期、五期、七期、八期),并根据“种子必先调经”按月经周期的全程进行系统调治,内外兼治、多举措并施,从而达到精准调周。擅长运用中医药加自然生活方式调节方案治疗男性男科不育症,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男性HPV感染、男子弱精症等男性不育疾病。
擅于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类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使围手术期有助其术后康复,具备预防复发、延长寿命等诊疗优势。
擅长应用自然整体系统综合方案调节内分泌与卵巢稳态,综合治疗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早更)、女性内分泌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不足,卵巢早衰等各种疾病,擅长运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抗衰老治疗,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
善于运用中西医综合方案助孕保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疾病、两腺结节类疾病、乳腺结节、乳腺肿块、哺乳期乳腺炎、浆液性乳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块、弥漫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乳腺疾病,通过保守治疗以及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延长生命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科研及教学成果
在科研学术方面,深耕科研数十载,打下了深厚的研究基础,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项、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2项、山东中医药大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等厅局级(市级)及校级课题10余项、带领交叉学科创新团队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第二位)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作为第一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获省部级奖励、厅局市级奖励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主编撰写专著2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100余篇论文,其中SCI7篇。
近3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82474559,通脉化癥合剂调控巨噬细胞PGE2/NR5A1旁分泌抑制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雌激素合成的机制研究,2025.01-2028.12,51万,参与,在研
2、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202430026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中药精准局部定位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机制研究,2024.09-2027.08,10万,主持,在研
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科交叉科研创新团队,妇、产、生殖学科交叉科研创新团队 ,中药精准局部定位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机制研究,2025.01-2027.12,3万,主持,在研
4、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MYZK2024M17,中药精准局部定位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机制研究,2025.01.01-2027.12.31,10万,主持,在研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81873330, 基于Rho/ROCK信号通路的桂楼药对宫腔缓释给药降低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侵袭力的研究, 2019-01-01 至 2022-12-31, 57万元, 结题, 参与
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ZR2021MH198 , 桂楼复方有效组分宫腔给药抑制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2022-01 至 2024-12, 10万元, 在研, 主持
7、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面上项目, 2021M186, 桂楼复方有效组分调控TGF-β/Smad通路抑制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侵袭迁移机制的研究, 2021-11 至 2024-10, 3万元, 在研, 主持
8、山东省营养健康领域揭榜攻关项目,围绝经期女性三高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证营养干预研究,主持
9、研究生中医经典教学改革团队项目,数智赋能·经典传承——中医妇科经典教学改革与跨域协同创新计划,主持
1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联合基金 ZR2023LZY024 针药联合改善子宫腺肌病生育力的应用研究基础 2024.01至2026.12,15万元,在研,参与
近3年科研奖励:
1、温阳益气通脉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证治技术构建及临床应用转化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第4位 2024.12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中医药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针药灸熨综合疗法在妇科痛症治疗中的应用 全省医疗健康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典型案例 二等奖 第1位 2024.05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
3、盆底常见疾病科学研究思路及其临床疗效评价 徐丽; 师伟; 韩兴军; 高善语 山东中西医结合科技奖评审委员会, 科技进步, 二等奖, 2023.09
4、中医妇科血证与痛证旨要 师伟; 张丽娟; 徐丽; 刘江; 王宪 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科技进步, 二等奖, 2023.10
5、桂枝茯苓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 师伟; 王信; 刘志勇; 徐丽; 王玉超; 王宪; 曹广尚 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22.08
近3年主要代表论文:(#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为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
1.Shi YX#, Xu L#, Wang X, Zhang KK, Zhang CY, Liu HY, Ding PP, Shi W*, Liu ZY*. Paris polyphylla ethanol extract and polyphyllin I ameliorate adenomyosis by inhibit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Phytomedicine. 2024 May;127:155461. doi: 10.1016/j.phymed.2024.155461. Epub 2024 Feb 22. PMID: 38452697.(第一作者)
2.Wang Z#, Cui F#, Chen Y, Liu H, Zhang Y, Shi Y, Zhang Y, Wang Y, Liang N*, Xu L, Liu Y, Liu Z*, Shi W*. Establishment of an immortalized cell line derived from human adenomyosis ectopic lesions. Tissue Cell. 2024 Feb;86:102284. doi: 10.1016/j.tice.2023.102284. Epub 2023 Dec 1. PMID: 38134573.
3.Niu W#, Zhang Y#, Liu H, Liang N, Xu L, Li Y, Yao W, Shi W*, Liu Z*. Single-Cell Profiling Uncovers the Roles of Endometrial Fibrosis and Micr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Adenomyosis. J Inflamm Res. 2023 May 5;16:1949-1965. doi: 10.2147/JIR.S402734. PMID: 37179754; PMCID: PMC10167994.
4.Wu Q, Sun YM, Liu QH, Zhao XY, Li Z, Xu L, Shi W*. Effects of Mono- (2-ethylhexyl) phthalate and Phthalic Acid Monobenzyl Ester on endometriosis using network toxicology, machine learning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s. Reprod Toxicol. 2025 Aug 8;137:109024. doi: 10.1016/j.reprotox.2025.10902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769497.
5.甄佳,赵紫渊,师伟,王子璐,刘志勇,徐丽*.子宫腺肌病致内膜容受性改变的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24,40(20):2941-2948
6.王润涵,刘洋,师伟,徐丽.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13[2024-07-02].
7.甄佳,赵紫渊,王子璐,师伟,徐丽*.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机制中的颗粒细胞自噬[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4,43(02):150-154.
8.张一诺,白煜君,徐丽*,陈思儒,师伟.痔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估量表初探[J].西部中医药,2024,37(03):21-27.
9.王领弟,刘洋,石雅馨,王子璐,徐丽,师伟.通脉化癥合剂治疗阳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4,22(01):51-54+95.
10.张喆,徐丽#,蒋建勇.2022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与已有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比较——脏象术语部分[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33-3540.
11.张一诺,王子璐,石雅馨,王信,高新宇,张全英,喻梦蝶,徐丽*,师伟.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4):3007-3014.
12.张科科,周宙,喻梦蝶,王新,徐丽,刘志勇,师伟.子宫腺肌病及其合并病的中西医防治思考[J].中医药学报,2023,51(06):9-14.DOI:10.19664/j.cnki.1002-2392.230118.
13.王雁飞,师伟,石雅馨,王新,张绪丹,刘双,王子璐,徐丽.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2,20(05):501-504.
14.王新,吴建林,石雅馨,张科科,徐丽,师伟.从“瘀、毒、痰湿”谈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机与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07):1160-1163+1167.
15.闵玲,张喆,徐丽.基于翻译能力要素的中医英译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4):1-3.
16.张喆,徐丽*,闵玲,姚秋慧,张玥.基于中医英语语料库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0):189-193.
17.张喆,徐丽*,闵玲,姚秋慧,张玥.基于语料库中医脏腑术语英译标准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01):117-121.
18.程文秀,丁楠,陈思儒,郁悦,刁翰林,师伟,徐丽.基于瘀毒理论治疗子宫腺肌病浅析[J].西部中医药,2022,35(03):127-129.
专著:
《中医妇科血证与痛证指要》 出版时间2022年 出版社名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主编
《女性全生命周期养护指南》 2025年待出版 主编
学术兼职: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融合基层实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系统中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电话:15194128510
邮箱:xulisw@126.com
招生专业:中医妇科学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