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管理部部长、妇科科主任、妇产生殖中心副主任。师伟主任是国家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扁仓中医药领军人才、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齐鲁伤寒流派学术继承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医务系统“师伟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院青年名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123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山东省中医药疗效机理、中医药优势病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筹备人,曾获2023年山东省“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推选活动“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血证和痛证的中医药理论及临床诊疗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技术和产品;子宫内膜病变类疾病的中医药防控及机制;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优势评价
科研及教学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主持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部级课题6项及厅局级课题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厅局级奖项9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60篇,其中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收录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9.58分;主笔发布《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行业指南/专家共识9项,参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1部,出版《中医妇科血证与痛证指要》等专著6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专利成果转化3项;创新总结子宫腺肌病(AM)“温通”治法,研制子宫腺肌病专方中药医疗机构新制剂-通脉化癥合剂,建立中医“五联”综合方案,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构建了AM的首个永生化细胞株ihAMEC,拓展中药组分宫腔缓释系统的研发路径,揭示血管生成拟态的AM 发病新机制;指导硕博研究生50余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省级研究生优秀成果、优秀毕业生等教学成绩,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中西医协同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慢性盆腔痛学会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山东中医杂志》等期刊编委,担任《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Medicin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国全科医学》、《天津中医药》等杂志审稿人。
联系电话:15153165961
邮箱:sw19781214@163.com
招生专业:中医妇科学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